长干人家向江住,朱雀桥边旧衢路。
参差碧瓦扬青旗,系缆门前有杨树。
竹弓射鸭向汀洲,家家无井饮江流。
女儿数钱当酒肆,商人买笑开娼楼。
谢家子弟如兰玉,不见当时旧游躅。
夜深月满大堤寒,愁听陈王后庭曲。
送君策马此中行,秣陵遥接石头城。
愁来满引金陵酒,莫听秋风淮水声。
长干行
诗句:
- 长干人家向江住,朱雀桥边旧衢路。
- “长干人家”指的是住在长江边的人家,“向江住”表明他们靠近江边居住;“朱雀桥”是南京著名的桥梁之一,“旧衢路”说明这条街道曾经是非常繁华的。
- 注释:描述了一处靠近长江的居民区以及一个历史悠久的桥梁。
- 参差碧瓦扬青旗,系缆门前有杨树。
- “参差”形容建筑参差不齐,“碧瓦”指的是屋顶覆盖着青色琉璃瓦,“扬青旗”则指飘扬着旗帜,可能是商店或者酒馆的标志。
- 注释:描绘了一个具有历史感的街道场景,强调了建筑和商业活动的存在。
- 竹弓射鸭向汀洲,家家无井饮江流。
- “竹弓”是一种用竹子制成的传统弓箭,“射鸭”可能是指儿童在河边练习射箭游戏。
- “无井”表明这些家庭没有井水供应,“饮江流”则暗示他们直接饮用河流的水。
- 注释:反映了一些地区由于经济或地理条件限制而不得不依靠河水作为饮用水源。
- 女儿数钱当酒肆,商人买笑开娼楼。
- “女儿”指的是家中的年轻女性,“数钱”可能是指她们在夜晚进行货币交易的活动,“当酒肆”表明她们将这种交易当作一种娱乐场所。
- “商”在这里可能是指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买笑”指的是购买女子的欢笑和陪伴。
- 注释: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一种剥削方式,即通过金钱交易换取女性的服务。
- 谢家子弟如兰玉,不见当时旧游躅。
- “谢家子弟”指的是来自谢氏家族的年轻人,“如兰玉”形容他们才貌出众、如同珍贵玉石一般。
- “旧游躅”意味着这些人曾一起游玩过的地方或共同度过的时光,但现在已经无法回忆了。
- 注释: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
- 夜深月满大堤寒,愁听陈王后庭曲。
- “夜深月满”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寒冷的夜晚景象,“大堤”可能是一条宽阔的河岸道路。
- “愁听陈王后庭曲”中的“陈王”可能是南朝梁元帝萧绎的别称,这里暗喻诗人听到的音乐或歌曲与历史人物有关,引发了深深的忧愁。
- 注释:通过描述夜晚的宁静与寒冷,引出诗人因音乐而引发的深切情感体验。
- 送君策马此中行,秣陵遥接石头城。
- “送君”指的是为友人送行,“策马”意味着骑马准备出发。
- “秣陵”和“石头城”都是南京的历史名胜,分别代表了古都南京的两个著名地区。
- 注释:表达了离别时的情景,同时也隐含了对南京这一古老城市的赞美。
- 愁来满引金陵酒,莫听秋风淮水声。
- “金陵酒”指的是产自南京的酒,“愁来”可能表示某种情绪的触发。
- “莫听秋风淮水声”中的“秋风”指的是秋季的风,而“淮水声”可能是指秋天的河水声音。
- 注释:在情绪低落之时,饮酒以解忧,但诗人告诫自己不要被自然景色所动,保持内心的平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南京城市生活和人文风情的作品。通过对一个繁忙的市井生活的细致观察,诗人展现了南京古城的繁荣与繁华背后的辛酸。诗中不仅记录了日常生活的细节,还深刻揭示了社会现象和人性的复杂性。
诗中的“谢家子弟如兰玉”,通过对比昔日辉煌与今日萧条,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而“夜深月满大堤寒”,则通过夜晚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气氛,使人不禁联想到古人在此地留下的足迹和往事。
整首诗结构紧凑,语言流畅,情感深沉。它不仅是对南京这座城市的描述,更是对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写照。通过对细节的捕捉和对情感的抒发,这首诗成为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