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泷源天上来,乘槎仙子几时回。
客星午夜犯牛女,烟雨一竿归钓台。
白发未消湖海气,清风半入云涛堆。
蓑衣醉卧黄昏后,一枕江声鼻息雷。
泷槎吟为彭汝正:泷(lóng),地名,在今湖北宜城东南。彭汝正,生平不详。
万里泷源天上来,乘槎仙子几时回:泷,指长江之发源地,源头在陕西蓝田县。槎,木筏。乘槎,即乘木筏。仙子,指传说中的仙女。几时回,何时归来?
客星午夜犯牛女,烟雨一竿归钓台:“客星”是参宿二,又名“心宿”。参宿二在子夜十二点出现于东北方天际。“牛女”指织女星和牵牛星,是二十八宿中箕、斗二宿的分野。“钓台”,山名,故址在浙江桐庐县西。
白发未消湖海气,清风半入云涛堆:湖海气,形容江水浩渺,无边无际。清风半入云涛堆,形容江风浩荡,吹动云雾翻涌,像堆积在一起。
蓑衣醉卧黄昏后,一枕江声鼻息雷:蓑衣,用草或棕皮制成的一种衣服。“醉卧”是说诗人因酒而醉。“一枕”指诗人枕着江水入睡。“江声”,指江水流动的声音。“鼻息雷”,形容江声之大,如打雷一般。这里比喻诗人听到江水声大如雷鸣。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长江三峡的诗。全诗以“乘槎”起兴,写诗人乘木筏逆流而上,经过三峡,看到天上的牛郎星、女星,听到了江上的渔人唱晚歌,又看到了岸边垂钓的渔人。诗人用“客星”、“烟雨”、“蓑衣”、“一枕江声”等形象生动的画面,写出了诗人对长江三峡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