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一色楚天南,别绪无端梦与参。
百岁逢君能有几,两仪添我便成三。
洞阳日暮谁辞醉,陋巷风光只自甘。
极目湖山秋万里,锦衣何处觅归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把握诗中的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理解诗句的意思,分析诗人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然后结合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进行赏析即可。
“长江一色楚天南,别绪无端梦与参”,意思是:在长江的尽头,楚天的南边,我和你分别了,别绪无限,如梦一般难以捉摸。长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象征,而楚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源头之一。“别绪”即离别之情,“参”是“思”字,这里指思念、想念。“楚天”指南方的天空或楚国的天空。诗人以长江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
“百岁逢君能有几,两仪添我便成三。”意思是:我活了一百岁,与你相遇的机会能有几次?天地间阴阳相加便成了四。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感情,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百岁逢君”中的“逢”,即遇到;“百岁”指的是人生百年,即一生的时间;“君”指友人。“两仪添便”中的“两”指二,“仪”是阴阳之数,“便”是“变”的意思,即二与一相加便成了三,暗含着诗人对友人的祝愿。“添便”即增添便成为,“便”是“变”。这句诗表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期望和祝福。
“洞阳日暮谁辞醉,陋巷风光只自甘。”“洞阳”指山名,位于湖北省当阳县西北四十里处,有洞阳观,是东汉名士严子陵隐居的地方,也是三国时吴国孙权所建,因地在山中,故名洞阳。“陋巷”指贫贱者的住宅,出自《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夫子赞扬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日暮”指太阳落山的时候。这句诗的意思是:在日暮时分,谁会去喝酒呢?只有我独自欣赏着陋巷的风景,自得其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思念。
“极目湖山秋万里,锦衣何处觅归帆。”意思是:极目远望湖光山色,秋天的景色千里万里,锦衣公子何处寻找那片归帆?“极目”指放眼远眺,“湖山”指湖光山色,这里指风景。“锦衣”代指富贵人家子弟。“锦衣”句是说:极目眺望湖光山色,秋天的景色千里万里,那么富贵人家的子弟又在哪里寻找那片归帆呢?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答案】
陈梦祥(1732—1806),字文曜,号东皋,南海(今广东佛山)人。清代学者。康熙五十一年(1712)举人,雍正元年(1723)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工诗善画,尤擅书法。《清河书画舫》称其“书学晋唐,行草尤妙”。著有《东皋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