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拈鸾镜扫蛾眉,羞见杨花别故枝。
芳草有情还夜合,贞松无梦与春移。
妇人自我如男子,造化从他似小儿。
一片铁心编不尽,直从删后更无诗。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在徐节妇的卷轴上作的一首七言律诗,用张方伯的韵。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 懒拈鸾镜扫蛾眉
    懒于整理自己的仪容,不想去照鸾镜,修饰自己。蛾眉,指代妇女的眉毛,这里用来比喻女子的美貌。

  • 羞见杨花别故枝
    见到飘落的杨花,感到害羞,因为它意味着春天已经过去,万物开始凋零。这里的杨花,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 芳草有情还夜合
    芳草(即野草)也有情感,即使在夜晚也不愿与枯萎的花朵为伍,宁愿保持自己的生命。夜合,是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顽强的生命。

  • 贞松无梦与春移
    贞松(即松树)没有做梦,它不随四季变换而改变姿态,始终保持着坚韧的姿态。这里的贞松,象征了坚持和忠诚。

  • 妇人自我如男子
    女人应该像男人一样坚强、独立。这里强调了女性应该有独立的人格和自主的能力。

  • 造化从他似小儿
    大自然和宇宙的法则就像小孩子的游戏,充满了变数和惊喜。这里的“他”指的是自然法则,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变化。

  • 一片铁心编不尽
    虽然心中有许多想法和计划,但这些计划却无法完全表达出来,就像铁一样坚硬,无法被完全锻造成型。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无奈和对表达的渴望。

  • 直从删后更无诗
    直接删除之后,就再也找不到诗歌的痕迹了。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创作的无奈和失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徐节妇的生活和性格,展现了她坚强、独立、勇敢而又不失柔情的一面。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想象出诗中的场景和人物。同时,诗人在诗中也表达了对女性地位的思考和期望,希望女性能够像男性一样坚强,独立,不受束缚。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