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来今成代谢,青山流水费兴亡。
流连木榻堪何事,惨淡炎精遂不光。
文献铭章秋月白,杜陵烟艇落花香。
林居细问玄冥子,人道天心合有常。
唐曲江公张九龄志徐孺子碣陈献章公甫题宪副夏寅正夫邀伦同和宪使陈炜文曜刻石东湖亭上聘君子季登及陈蕃礼宜侑享故及 其一
【注释】
古往来今成代谢,青山流水费兴亡。——历史长河中,朝代更迭,人事代谢(变化)。
流连木榻堪何事,惨淡炎精遂不光。——在静坐的木床上,感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
文献铭章秋月白,杜陵烟艇落花香。——在秋天的月光下,记录着历史的印记;在杜陵,乘坐着小船,欣赏着落花的芬芳。
林居细问玄冥子,人道天心合有常。——在山林中询问玄门大师,人们认为天地之间,自有其规律和恒常(不变)。
赏析:
这首诗是对张九龄《徐孺子碣》一文的回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生命无常的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意味。
第一句“古往来今成代谢”,直接点明了历史的沧桑巨变。这里的“古今”指的是时间,而“代谢”则是指时间的推移和事物的更替。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
第二句“青山流水费兴亡”,则是进一步描绘了历史的变迁。这里的“青山”和“流水”都象征着自然景观,而“费兴亡”则是指自然景观的变化与国家的兴衰相交织。诗人通过这一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第三句“流连木榻堪何事”,则是诗人对时间的感慨。这里的“流连”意味着留恋、不舍,而“木榻”则是指简陋的住所。诗人通过这一描绘,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无奈。
第四句“惨淡炎精遂不光”,则是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里的“惨淡”意味着悲伤、凄凉,而“炎精”则是指太阳。诗人通过这一描绘,表达了对人生苦短的感慨。
第五句“文献铭章秋月白”,则是诗人对历史的记载。这里的“文献”代表着历史记载和文献资料,而“铭章”则是指刻在石头上的铭文。诗人通过这一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遗产的重视。
第六句“杜陵烟艇落花香”,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这里的“杜陵”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而“烟艇”则是指小船。诗人通过这一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最后一句“林居细问玄冥子,人道天心合有常。”则是诗人对天道的思考。这里的“林居”代表着隐居的生活状态,而“玄冥子”则是指道教中的神仙。诗人通过这一描绘,表达了对于天道的敬畏和对于神仙传说的信仰。
整首诗以历史、自然、生活、哲学等为主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思想。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天道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