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童连夜报青山,海内衣冠此会难。
别段莺花休问主,自家风月不曾闲。
苍天惯我长为客,野老看君亦解颜。
莫学山阴便归去,短篷残雪五更寒。

【解析】

此诗前四句写诗人在聚英堂的所见所闻;中间两句写诗人的感受;后两句劝慰友人。“苍天惯我长为客,野老看君亦解颜”是全诗的关键句,也是全诗感情的集中体现。

【答案】

①青山:指隐居之所。②衣冠:指朝廷官员。③别段莺花:别了繁华的春景。④自家风月:指自己隐居山中的生活。⑤山阴:即王献之。王献之曾官秘书监,因与桓温争权夺利被贬。

译文:

连夜叫来童子报知,请他通报一声消息。

海内衣冠难相聚,难得有这机会共话衷情。

别去别去别去,别了那繁花似锦的庭院。

自个儿寻欢作乐,也未尝闲过一天。

常恨苍天不给我自由,使我长期漂泊在外。

老人家看到你这样,也不禁露出笑容。

不要像王献之一样,一贬再贬地回到故乡,那时,五更寒意正浓,船篷里飘着残雪。

赏析:

这首诗写于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冬,诗人因遭谗言而被贬至永州,时在聚英堂。诗人用萧宜冲韵,写出了他对这次被贬的感慨。前四句写诗人在聚英堂的所见所闻。“呼童连夜报青山”,诗人想借“青山”的隐逸来安慰自己,“海内衣冠此会难”,则说明自己的失意。“别段莺花休问主,自家风月不曾闲”,诗人以“自家”二字,表明自己虽被贬,仍不改其志向,“风月”二字,表明自己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中间两句写诗人的感受:“别段莺花休问主,自家风月不曾闲”。这里,“别段莺花”是说那些莺歌燕舞、花红柳绿的春景,不必去管它了,因为自己已无心赏玩。“自家风月”是指自己隐居生活。“不曾闲”三字,表现了一种超脱物外的心境,也表明自己仍不失雅士风度。

后两句劝勉友人:“莫学山阴便归去,短篷残雪五更寒。”意思是说,不要像王献之一样一贬再贬地回到故乡,那样的话就会像王献之一样,在五更时分,还冒着残雪,乘着破船回到故乡,那样的寒冷是难以忍受的。“短篷残雪五更寒”,这是诗人对王献之说的反话,表达了自己此时的心情和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