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思妙契了残编,杖屦南山二十年。
铅椠未终还仕籍,风尘颜面愧高贤。
【注释】
- 胡文定公:指宋代胡安国。胡安国曾为国子监祭酒,因与宰相王安石有矛盾,被罢官闲居在家。
- 精思妙契:指对学问钻研得非常深入,理解得非常透彻,达到了心领神会的程度。
- 残编:这里代称未完的书稿。残编,即残破不全的书籍。
- 杖屦南山:用杖拄手、穿着草鞋在南山游玩的典故。典出《后汉书·逸民传》:王弘、陈留人,隐居不仕,常以手执杖而游于南山,自号“南山翁”。后来人们用“杖屦南山”来形容隐者生活。
- 二十年:二十年前。
- 铅椠:铅字和竹简,泛指书籍,这里指书稿。
- 风尘颜面:指在风尘中,失去了容颜的光彩。颜面,这里指脸面、容貌。
- 高贤:高尚的贤人,指隐居的贤人。
【赏析】
此诗是诗人追忆友人胡安国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他长期归隐山林,未能出仕的深深惋惜之情。
首句写诗人对胡安国深为敬佩,认为他读书研究之精微,理解领悟之深刻,已到了“心领神会”的地步。次句写胡安国归隐南山,已逾二十年,可见其志趣高雅,不愿同世俗之人为伍。第三句写胡安国虽已归山,但并未放弃自己的学术事业,仍在埋头苦读自己未完成的书稿。最后一句写胡安国虽已功成名就,但在风尘中仍保持着清高的气节和高尚的人格,令诗人深感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