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采南山桐,十年成一琴。
制者岂不苦,谓世有赏音。
持以奉君子,不与我同心。
拟铸钟子期,家无双南金。
【注释】南山桐:指制作琴的材料。南山桐,产于南岳衡山一带。制者:指制作琴的人。苦:辛酸。谓世有赏音:认为世上有人能欣赏自己制作的乐器。钟子期:春秋时晋国乐师,以善于欣赏音乐著称。家:家族。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制琴人的艰难处境。他辛勤劳动十年才制成一琴,但是,他并没有得到世人的认可和赏识。他只好持琴献给君子,但君子却不与他心心相印。于是他想仿效钟子期,用南岳衡山出产的南山桐来铸钟子期的“鼓钟”,希望以此得到世人的赏识。然而,他的鼓钟却无法与钟子期的鼓钟相比。因此,制琴人只能叹息道:“制者岂不苦,谓世有赏音。”
诗的前两句写琴人制作琴的过程,中间四句写琴人的处境,最后一句抒发感慨。全诗采用比兴手法,以南山桐喻琴材,钟子期喻知己,通过比兴寄托诗人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