缕析肌分采缬成,蜀江新濯锦丝明。
白珩为宝几何值,玉茗争传浪得名。
翠幕雕栏吟亦称,竹炉禅榻赏尤清。
花中九锡真无忝,付与诗人取次评。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表达艺术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分为两步:第一步,指出诗句运用了哪些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如何运用这些手法。第三步,指出这种表达技巧有什么艺术效果,表达了什么情感或意境。

“咏洋茶”是一首七言绝句。

第一句:“缕析肌分采缬成。”

译文:细细地剖开茶树的树皮,把茶树的内髓分离出来,制成了茶饼。

第二句:“蜀江新濯锦丝明”,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蜀地出产的茶叶经过精心制作后,色泽如锦缎般绚丽。

第三句:“白珩为宝几何值?”这一句中,“白珩”指的是美玉,而诗人用“何其价值之高”的疑问句式来反问,强调了茶叶的价值远胜于宝玉。

第四句:“玉茗争传浪得名。”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因为其质地优异,所以人们争相传诵,但只是徒有虚名。

第五句:“翠幕雕栏吟亦称”,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在翠绿帷幕和精雕细琢的栏杆之间,吟咏着这首诗歌也堪称上乘。

第六句:“竹炉禅榻赏尤清”,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在竹子做成的炉子旁,以及禅榻之上,品味这首诗歌更是清新宜人。

第七句:“花中九锡真无忝”,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在众多花卉之中,它(指这首诗歌)就像得到了皇帝赐给的九种珍贵的礼物一样珍贵。

第八句:“付与诗人取次评”,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将这首诗交给诗人随意评说吧。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茶叶的诗作。诗的前二句以“缕”、“析”、“肌”、“分”、“采缬”等字写出了制茶的过程。“蜀江新濯锦丝明”则写出了茶叶色泽之美,令人叹为观止。后三句则是对前二句的总结性议论。“白珩为宝几何值”一句反诘,强调了茶叶价值之高。“玉茗争传浪得名”一句点出“争传”之原因——“争传”者自认为茶叶质优价高,其实不然。“翠幕雕栏吟亦称”一句写环境之美,衬托了茶叶之美。“竹炉禅榻赏尤清”两句写品茶环境之雅静。“花中九锡真无忝”两句写品茶所得之礼遇。最后四句由赞茶转入论诗。“付与诗人取次评”一句,意在表明诗人将全权决定对这首诗的评价与取舍。

全诗以咏物为题,却并不单纯地描写事物本身,而是着重描绘作者的感受,表现了作者的主观感受。诗中既没有直接抒情,也没有正面议论。然而作者通过对茶叶的描写,却能表现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使读者从中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