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尺雪,冰厚不可解。
使君白马来,青云见风采。
萧萧梁园竹,秀色遥相待。
邹生与枚叟,借问今安在。
日暮登吹台,含情向千载。
黄河的河床上积着三尺厚的雪,
冰层厚得难以融化。
王叔武你骑马来到洛阳,
你的风采犹如青云般高远。
萧萧风吹过梁园的竹林,
那秀美的景色在远处等待。
邹阳和司马相如,
现在都在哪儿去了呢?
日暮时分登上吹台,
望着千年的古迹感慨万千。
黄河三尺雪,冰厚不可解。
使君白马来,青云见风采。
萧萧梁园竹,秀色遥相待。
邹生与枚叟,借问今安在。
日暮登吹台,含情向千载。
黄河的河床上积着三尺厚的雪,
冰层厚得难以融化。
王叔武你骑马来到洛阳,
你的风采犹如青云般高远。
萧萧风吹过梁园的竹林,
那秀美的景色在远处等待。
邹阳和司马相如,
现在都在哪儿去了呢?
日暮时分登上吹台,
望着千年的古迹感慨万千。
【注释】 1.一官成晚岁:在晚年得到官职。 2.子云才:指扬雄,字子云,西汉人,著名的辞赋家和思想家。 3.驱马国门路:驱马于通往京城的道路,这里指赴任的路途。 4.北风声正哀:北风呼啸,声音凄厉,这里暗喻仕途艰难。 5.山形横塞起:山峰如屏障般耸立,阻挡了视线。 6.边色映空来:边关的颜色映照天空,暗示边疆的荒凉。 7.登临处:登高远望之地。 8.残阳照古台:夕阳西下,照耀着古老的城台。
【注释】 吴节妇:唐代诗人元稹的《乐府诗集》收录了一首名为《吴节妇》的乐府诗。吴节妇,即指古代女子吴氏,她的故事被后人传颂,成为了一段佳话。 风雨屋萧然:风雨交加,屋子显得空荡而冷清。 孤灯四十年:一盏孤独的灯火已经照耀了四十年。 家声越国后:她的家族在越国有着显赫的地位和声誉。越国,古国名,位于今浙江省一带。 心事纪姬前:她的心事一直牵挂着纪姬(纪姬为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
【注释】 1.郑徵之:人名,这里指郑姓的征人。 2.佛山:地名,今属广东,为佛山市的别称。 3.珂马春情远:珂马,骏马。 4.南雁:即大雁,常在秋季飞往南方过冬,因而得名。 5.瑶草:一种香草,常用以象征美好的品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写郑征人的归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句“昼锦人争羡”,意为郑征人在官场上得到了显贵的地位,人们争相羡慕他
春风扬子渡,江上雪初消。 草色连三月,山名记六朝。 白云官舍近,红日帝乡遥。 欲寄西来信,秦淮有落潮。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画面,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张进士孔昭赴任南刑部的祝福和期盼。首联“春风扬子渡,江上雪初消”以春风和江上的雪为背景,展现了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的美丽,给人以清新脱俗的视觉感受。颔联“草色连三月,山名记六朝”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及技巧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手法进行赏析。 “武功山路渺”的意思是:武功县的山路多么遥远啊!“武功”是地名,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境内,是唐玄宗时所置的一个郡。 “西去雪巉巉”的意思是:向西走,雪路那么陡峭。“巉巉”,形容山高而险峻。“西去”指的是诗人离开家乡往西行,“大雪”指的是途中遇到大雪。
冯吕梁惠诗率尔酬赠兼谢药草之惠高情冯水部,相见示新篇。 ——注释:冯水部指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冯贽(?—865年),字号不详。率尔,随意。酬赠,答谢赠送。 钟磬悬清庙,琼瑰落九天。 ——注释:清庙,指宗庙中的祭祀场所,也泛指庄严的场所。悬,挂。钟磬,古代乐器。清庙,指清幽的宗庙。琼瑰,美玉和珍珠,这里指珍贵的药草。 色流湖岸荇,香袭楚皋烟。 ——注释:色,色彩。流,流动。湖岸,湖边的草木。荇
【注释】久客:长期在外作客。便醒:就睡着了。逢君:遇着了您。一举杯:举杯劝酒。后山:指隐居的山林,也泛指隐居的地方。苦节:坚持气节。同父:指父亲,即作者的父亲。多才:有很多才能。雨映三更烛:夜半时分,雨打在窗上,映出蜡烛的光辉。春飘二月梅:春风吹来时,二月梅花随风飘动。重来话相访:再次来到这里,想要拜访您。凤凰台:传说中的仙人所居之地。 【赏析】这首诗以问答体写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祝愿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理解诗意及赏析语言的能力。 ①首联,“黄子”指黄门客,“黄门”是汉时皇宫中侍从官名,此处借指友人。“青春”,即春天,这里指年青的时期。“上国”,指京都长安。“风尘”,“边塞”,都是借代,分别指战乱与边塞。“遥入望”,远望,思念。“独关情”,只有自己一人的愁苦。 ②颔联,“捧日双龙阙”,“捧日”是古代对帝王的尊称,“双龙”比喻皇帝。这两句说,你像那擎着太阳一样的双龙
【注释】阙题:原指帝王的宫门题名,后泛指写在诗文前面的总括或提示性文字。此诗首联即用“阙题”二字点明诗题。风雩:古代求雨的祭礼,这里指祭祀求雨的地方。大雅:指《诗经》中的《大雅》篇,这是《诗经》中内容最为典雅的一篇。《大雅》是周朝宫廷宴乐时的舞曲名,后来也用来泛指高雅的诗歌。青春:指年轻的时候。此处指诗人年轻时。谢公泉:相传东晋谢安隐居东山时,曾在山上筑有亭台,名为“东山”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张内翰的,表达了对张内翰的怀念之情。 第一句“尔向家山去,休歌蜀道难”,意思是你已经离开家乡去了,不要唱《蜀道难》这首歌了。这句诗通过“尔向家山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而“休歌蜀道难”则表达了诗人对张内翰的怀念之情。因为张内翰曾经在四川任职,所以诗人用蜀道来比喻张内翰离开的地方。 第二句“乘车真得意,戏彩足承欢”,意思是我乘车的时候感到非常开心,就像得到了戏彩一样
《送王叔武使河南便道省觐二首》其二是: 奕奕明农堂,修楣耀晴彩。 堂前春草绿,堂上春云叆。 游子日下还,宫衣试新彩。 夕膳饪鲜鳞,晨羞荐芳□。 何以祝亲寿,如山复如海。 【注释】 - 奕奕:明亮的样子。 - 明农堂:指王叔武的家堂,是古代士大夫的住宅。 - 修楣:屋檐,也指门楣。 - 晴彩:晴朗的天空。 - 春草绿:春天草地的颜色。 - 春云叆(ai):春云密布。 - 游子:在外漂泊的人
【赏析】 此诗作于宋真宗咸平二年(1009年),诗人在章氏园与友人升之告别,时为春末夏初。首联写景,次联写情,三四联抒情,末联写别。全诗以景起,以景结。章氏园是诗人的私家花园。“中园”即章氏园中的中庭,是宴集之处。诗一开头便描写了一幅春雨过后,中庭飞花飘絮,景色宜人的图画。这一句是全诗的纲目。下面四句分别写景,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渲染这一景象。“逍遥散遐瞩”,是说在这宜人的日子里
这首诗是王维的《送王盛》。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朝辞双阙下,暮抵三河宿。 【注释】:双阙,指皇宫。三河,这里指黄河、渭河和长江的三条河流。 【赏析】:诗的开头两句写诗人清晨离开朝廷,傍晚就到达了边塞。"双阙"是指皇宫,"三河"是指黄河、渭河和长江。诗人从朝廷出发,晚上就到了三河之滨,这描绘出了他旅途的匆忙。"双阙下"暗示着皇帝的身边。 古戍早鸿稀,荒城寒草绿。 【注释】:古戍
诗句: - 发春惊蛰始,土脉动渊泉。 - 时雨宵既零,浮阳蔼平阡。 - 夙兴饰耒耜,驱牛登广原。 - 竭兹畎亩力,感彼农父言。 - 穑事依东作,天时易流愆。 - 南邻有逸夫,日晏高枕眠。 - 四体苟不勤,何以穷岁年。 译文: 春天刚到,惊蛰时节开始,土壤的活力涌动,就像泉水涌出深渊。夜晚的细雨已经停歇,清晨的阳光洒满田野。早晨起床,整理好农具,驱赶着牛儿登上广阔的田野。尽自己所能耕耘田地
【注释】 悠悠:遥远的样子。矫矫:高耸的样子。 翼飞邈难止(miǎn zǐ):比喻远走高飞,难以留住。 波去何时息:指水波流动不息。 罹纷:遭受纷扰。有孤操:有独立不迁之节操。 涉远无近力:指长途跋涉,无以自拔之力。 不见寒松枝,岁晚青更直:意谓即使身在严寒之中,依然挺拔青翠。 【赏析】 这是写友人乘船远行,离别时所赋的诗。诗人用“悠悠清川波”起兴,描写友人即将乘船离去的情景
《美之席上限韵送别二首·其一》是明朝边贡的作品,原文和译文如下: ``` 美之席上限韵送别二首·其一 恻恻重恻恻,当歌忽成默。 客车驾双轮,欲挽不可得。 华灯粲宵焰,殷勤照行色。 月转庭榭光,风起檐树黑。 谁能理朱丝,为鼓长相忆。 ``` 翻译: 美酒的盛宴上,歌声与沉默交织,歌声突然转为沉默。就像一辆马车被双轮驱动,尽管想要拉回却已无法触及。华灯闪烁,犹如夜空中明亮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