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东会蜀江流,卜筑还依江上洲。
十里锦云千顷碧,此中风物最宜秋。
【注释】
锦江:指成都的锦江。东会:东流,汇合。蜀江:四川的江河。卜筑:筑屋定居。还依:仍然靠近。十里锦云:形容锦江两岸景色如画。千顷碧:形容江水碧波荡漾,一望无际。风物:风光景物。此中:其中,指蓉溪书屋。宜秋:适宜秋天。
【赏析】
这首诗是题咏成都锦江上芙蓉溪畔的一座书屋(即金宪长舜举所筑)的诗,是其中的第三首。
首句“锦江东会蜀江流”,点明书屋建在成都锦江之滨,并交待了其地理位置。次句“卜筑还依江上洲”,说明书屋建在江边的沙洲上,以临江为胜处,取景入画,环境优美。三、四两句是写书屋周围的风景。前两句是说:锦江东流入蜀江,这里江边有座小沙洲;站在这沙洲上眺望四周,可以看到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岭,近旁则是一片碧绿的江水。这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给人以清幽之感。后两句则是对书屋周围环境的进一步描写:这里有十里锦江,碧波荡漾,万顷碧波;这里四季分明,春天万物复苏,夏天绿树成荫,秋天红叶满山,冬天雪花覆盖江面,景色宜人。
诗人用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书屋周围的美丽风光,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书屋周围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书屋周围风景的特色和魅力,使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最宜秋”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