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鼓凝笳入禁中,似闻韶乐奏南风。
通明殿敞秋云碧,阊阖楼开晓日红。
【注释】:
叠鼓:大鼓。笳(jiā):古代管乐器,用芦苇或皮革制成。通明殿:皇宫正门名。阊阖楼:宫门名。碧:指秋云的颜色。红:指晨日的颜色。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冬所作。时值安史之乱已平,唐军收复长安,杜甫从凤翔返回长安时途经新安郡,应朋友邀请作此诗以赠之。首联描写了长安城内外的景色。“叠鼓”“凝笳”,写出了长安城的热闹和喜庆的气氛。“入禁中”三字,点出了长安作为都城的繁华与热闹,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国家安定、民生安康的期盼之情。颔联描绘了通明殿敞开的景象和闾阖楼上的晨曦。“敞”字,写出了通明殿的开阔,“开”字,写出了阊阖楼上的明亮,都表现出了皇权至上、国泰民安的景象。颈联进一步描绘了长安城内的美景,秋云碧绿,晓日通红,都显示出皇权的辉煌。尾联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定、百姓安乐的期盼之情。全诗通过对长安内外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国家恢复后的繁荣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定、百姓安乐的期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