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斧肃霜威,澄清志不违。
瘴乡人拭目,惊喜见晴晖。
【注释】
董启之:人名,作者的朋友。按滇过鄞: 路过宁波时。省母夫人: 作者妻子的母亲。焚黄:古代祭祀时烧纸钱,称为“焚黄”。父墓: 指母亲之墓。作难: 遭受不幸。得三春晖: 比喻得到母亲的爱抚。十章: 这里指十首诗。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甬上(今浙江宁波市)与友人董启之相会后,于其归途中,途经鄞县(今浙江宁波市)拜访其母夫人时所作。诗人以《游子吟》中“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之意,抒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首联写诗人为朋友董启之送行,途经鄞县,见到他母亲正在为父亲修墓地,而自己却身陷瘴疠之地,心情十分悲痛,不禁泪下沾衣。颔联写董母看到儿子如此伤心落泪,也不禁流下了眼泪,但当看到丈夫坟前扫去的落叶和被风吹散的花环时,不禁惊喜起来。颈联写董母擦干泪水,向丈夫表示要为他扫墓,希望丈夫的灵魂能够安息。尾联写董母在祭拜完丈夫后,又继续为丈夫扫墓,希望丈夫的灵魂能够得到安宁。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