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楼遥对远山开,不是寻常避暑来。
座上风流浑笑语,城中幽胜几池台。
鸣蜩嘒嘒还青柳,返照盈盈且绿苔。
共说庙堂虚席待,别筵休惜共深杯。
【解析】
1.“名楼遥对远山开,不是寻常避暑来”:名楼远远对着远方的山峦展开,不是平常来此避暑。
译文:高耸的楼阁远远地面对着远处的群山,它不是为了一般的游玩而来。
2.“座上风流浑笑语,城中幽胜几池台”:座中的文人雅士谈笑风生,城中有那么几处幽静的胜景,像几处池塘和亭台。
译文:座中的人谈笑自如,一派风流倜傥,城里还有这么些幽静美好的风景,就像几个池塘和几个亭台。
3.“鸣蜩嘒嘒还青柳,返照盈盈且绿苔”:蝉鸣声声,仿佛在说那青青的杨柳树;夕阳的余辉洒落在绿色的苔藓上。
译文:树上的蝉儿鸣叫不停,仿佛在诉说着那青青的柳树;夕阳的余辉撒在那一片片绿色的苔藓上。
4.“共说庙堂虚席待,别筵休惜共深杯”:我们都听说朝廷里正空着许多职位等着人来填补,因此,我们在这里举杯相庆,不要吝惜酒量,尽情地饮吧。
译文:我们听到朝廷内还有许多空缺的职位等待着人来填补,因此在这里我们举杯相庆,不要吝惜酒量,尽情地喝吧。
5.赏析:这是一首送客之作,诗题一为《送友人》,但友人是去登楼望景,并非出仕做官,所以诗题改为《送客登楼》。首联写友人登临之所见。友人登上名楼,只见远处群山连绵,层峦叠嶂。他站在楼头极目远眺,不由想起自己的故土。“名楼遥对远山开”,是说这座名楼面对的是遥远而雄伟的群山。“不是寻常避暑来”,是说朋友登此楼,并不是为了一般的游玩而来。诗人没有直接描写友人登楼的情思,而是从对面着笔,用“不是寻常避暑来”这一句总领全诗,引出下文的议论。第二联写友人们的言谈笑语,渲染了一幅闲适自在的图画。“城中幽胜几池台”,是说城中有那么几处幽静美好的风景,就像池台那样。“鸣蜩嘒嘒还青柳,返照盈盈且绿苔”。蝉鸣声声,仿佛在诉说着那青青的柳树;夕阳的余辉洒在那一片片绿色的苔藓上。这一联紧承前二句之意,描写友人登楼所见所闻。这里,诗人以“鸣蜩”写“杨柳”,“返照”写“绿苔”,既点明了时间、季节,又衬托出友人登楼所见景物的特点和情趣。诗人把友人登楼所见的景物与友人的言谈笑语联系起来,进一步写出了友人登楼时的悠闲自得的心情。第三联写友人们的言谈笑语。他们谈笑风生,毫无拘束,真是一派风流倜傥的气概。“城中幽胜”四字,不仅表明了友人登楼时所见景色的特点,也表明了友人登高望远时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友人登楼的目的。“城中有那么几处幽静的胜景”,既是对友人所登名楼的赞美,也是对友人所登之处的肯定。第四联写友人登楼时的情景。友人看到如此美景,情不自禁发出感慨:“鸣蜩嘒嘒还青柳,返照盈盈且绿苔。”诗人抓住友人登楼时的动作和周围的景物,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里,“青柳”指的是柳树,而“返照”指的是夕阳的余晖。诗人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表现了友人登楼时的喜悦之情。诗人没有正面写友人登楼时的高兴心情,只是从侧面写友人登楼时的喜悦心情。第五联写友人登楼的目的,即希望朝廷内还有许多空缺的职位等待着人来填补。“庙堂虚席待”,是说朝廷里还有许多空缺的职位等着人来填补。“共说”二字表明这是大家共同商量出来的意见。“共说”一词表明了众人一致的看法。最后两句写友人登楼时的情景。“共说庙堂虚席待”,“庙堂”指皇帝的御座或宰相办公的地方。“虚席待”,意思是等待贤能之人。“别筵休惜共深杯”,是说不要吝啬酒量,要一起畅饮美酒。“别筵”指宴会。“休惜”,“不吝啬”的意思,即不要吝啬酒量。“共深杯”是说大家畅饮美酒,直到醉意难挡。诗人通过对友人登楼情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