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西湖行径微,夜久不觉露沾衣。
遥怜黄菊向谁好,独绕垂杨骑马归。
寺门杳杳钟初定,林木苍苍鸦乱飞。
阁上主僧今寂寞,后时踪迹转应稀。

月明西湖行径微,夜久不觉露沾衣。

遥怜黄菊向谁好,独绕垂杨骑马归。

译文:

月光洒在西湖小径上显得非常柔和,不知不觉中连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我深深怀念那些黄菊花,它们究竟能为谁带来欢喜呢?独自骑着马绕着杨柳走回家去。

寺门杳杳钟初定,林木苍苍鸦乱飞。

阁上主僧今寂寞,后时踪迹转应稀。

注释:

  1. 月明:明亮的月亮。
  2. 微:轻柔、和煦的样子。
  3. 遥怜:远远地怜爱。
  4. 黄菊:即指黄色的菊花。
  5. 独绕:单独地围绕。
  6. 垂杨:柳树。
  7. 杳杳:幽深的样子。
  8. 后时:以后的时候。
    赏析:
    《夜过印寺望镜光阁不遂登眺感而有作》,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写夜宿印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深刻感慨以及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首联“月明西湖行径微,夜久不觉露沾衣。”描绘了诗人夜行西湖边的景色。月明之夜,湖边的小径上只有朦胧的月光,显得格外宁静。诗人行走其中,却未觉寒冷,反而被露水打湿了衣衫。这一细节描写不仅表现了夜晚西湖的美丽风光,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颔联“遥怜黄菊向谁好,独绕垂杨骑马归。”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他深深怀念黄菊,但不知其为谁所好。独自骑在马上,绕着垂杨走回家去,这既是一种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也是一种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颈联“寺门杳杳钟初定,林木苍苍鸦乱飞。”描绘了寺庙中的宁静景象。寺门已经关闭,钟声刚刚敲响,一切都显得静谧而有序。然而,在这宁静之中,山林间却传来了乌鸦的乱叫声,打破了这份宁静。这里的“乱飞”既指乌鸦的数量众多,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烦躁。
    尾联“阁上主僧今寂寞,后时踪迹转应稀。”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担忧。他认为,如今的主僧已经变得寂寞无人问津,以后的情况也会越来越糟糕,他的足迹也会越来越少。这里的“寂寞”和“迹稀”既反映了现实的萧条,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忧虑。
    整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西湖夜景、寺庙晨钟以及山林乌鸦等元素,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然而,在这些美景背后,诗人却流露出深深的孤独与无奈之情。这种情感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向往,也有对现实人生的无奈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