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古尘嚣昼不侵,杖藜萧洒散愁心。
三山影落花龛迥,五月寒生碧殿深。
腊久老僧长入定,雨馀新竹自成林。
怜子亦有追随愿,觉路苍茫未可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读:

  1. 石溪殷子约游永宁寺不果 - 殷子是殷仲文,王维的朋友,邀请他一起游历永宁寺但未能如愿。
  2. 寺古尘嚣昼不侵 - 永宁寺历史悠久,即使白天也很少被尘土覆盖。
  3. 杖藜萧洒散愁心 - 王维手持拐杖,心情轻松愉快地散散心。
  4. 三山影落花龛迥 - 三座山峰的影子映在花形的寺庙中,显得格外遥远。
  5. 五月寒生碧殿深 - 在五月时节,天气寒冷,碧绿的殿宇显得更深更幽深了。
  6. 腊久老僧长入定 - 腊月已久,和尚们常常打坐入定。
  7. 雨馀新竹自成林 - 雨后新生的竹笋自然生长成竹林。
  8. 怜子亦有追随愿 - 殷仲文对王维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9. 觉路苍茫未可寻 - 道路迷茫,无法寻找到目标。

译文:

石溪殷子约我一同游历永宁寺未能实现,
古老的永宁寺虽然历经风霜却依然保持其清净无扰。
三座山峰投下的影子落在花形的小庙中,显得更加静谧。
五月时节,寒气袭来使得碧绿的寺院更显深邃。
经过长时间的冬季,和尚们在禅房内打坐入定。
雨后,新长出的嫩竹自然形成一片竹林。
我对殷仲文的尊敬和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但他的道路似乎充满了迷茫与不可捉摸。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永宁寺及其周围景物,反映了王维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中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境界,以及对友人殷仲文深厚情感的表达。整首诗结构清晰,意象生动,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读者能够感受到王维所追求的心灵自由和宁静生活的理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