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南封土接中州,路入京华客思幽。
万国守臣同献职,九重天子正垂旒。
通明殿迥春风早,阊阖门开霁日浮。
去去共知当显擢,也应回首仲宣楼。

【注释】

荆南:指荆州。中州:指中原。路入京华客思幽:路经京城,思念着家乡的亲人。

万国守臣同献职,九重天子正垂旒:全国的官员都来向皇帝汇报工作情况,皇帝正在思考如何治理国家。

通明殿迥春风早,阊阖门开霁日浮:皇帝在通明殿上眺望远方,看到天空晴朗,心情愉悦。

去去共知当显擢,也应回首仲宣楼:我即将离开这里,我知道我会很快得到提拔,也让我想起了仲宣楼,一个曾经和我一起努力工作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别郭二守时所作。诗人通过描写郭二守赴京的场景,表达了对郭二守的祝愿和期待。

诗的前两句“荆南封土接中州,路入京华客思幽”。诗人描绘了郭二守的地理位置和即将踏上的旅途。荆州的封土与中原相接,郭二守将开始他的旅程,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这里的“客思幽”指的是郭二守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诗的中间部分“万国守臣同献职,九重天子正垂旒”。诗人描述了全国官员向皇帝汇报工作情况的场景。皇帝正在思考如何治理国家,而郭二守也将参与其中。这里的“垂旒”指的是皇帝头戴的帽子,象征着他正在思考国家大事。

诗的后两句“通明殿迥春风早,阊阖门开霁日浮”。诗人描绘了皇帝观察天下的景象。通明殿上的皇帝眺望远方,看到天空晴朗,心情愉悦。这里的“阊阖门”指的是皇宫的正门,象征着皇帝的权威和地位。

最后一联“去去共知当显擢,也应回首仲宣楼”。诗人表达了对郭二守的期望和祝愿。他知道郭二守将很快得到提拔,也让他想起了仲宣楼这个曾经一起努力工作的地方。这里的“回首仲宣楼”意味着郭二守将再次回到那里,继续他们的工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