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欣得孔门登,品秩休论第几层。
坛杏午阴看鸟下,市槐秋晚对山凭。
鸣钟讲道求多士,跨马寻诗问老僧。
闲过范公书院里,拜瞻应拂座尘凝。
这首诗是赠给庄邑博还邹平的,表达了诗人对这位朋友的敬意和赞美之情。
首联“一官欣得孔门登,品秩休论第几层”,意思是说,我很高兴能成为这个职位的人,不必过多地去计较我的官职在朝廷中的排名。这里的“孔门”指的是儒家学派,“品秩”是指官职等级。
颔联“坛杏午阴看鸟下,市槐秋晚对山凭”,描述了诗人在中午时观看鸟儿在杏花树下飞翔,晚上则在市槐树旁欣赏山景。这里的“坛杏”指的是杏花,“市槐”指的是槐树。
颈联“鸣钟讲道求多士,跨马寻诗问老僧”,描绘了诗人在讲授佛法的同时,也喜欢听僧人讲解佛经,骑马寻找诗歌并询问僧人。这里的“讲道”、“寻诗”都是指佛教的活动。
尾联“闲过范公书院里,拜瞻应拂座尘凝”,诗人悠闲地走过范公书院,看到那里的座位上灰尘已经积聚很久了,暗示着范公已经去世很久了。这里的“范公”是指唐朝名臣范阳(今北京西南)人张齐贤,曾担任淄州刺史、太子宾客等职。
这首诗通过对邹平的描述,展现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他既关注官场的升迁,又注重内心世界的修养;既享受与僧人交流的乐趣,又热爱自然美景;既尊重历史人物,也珍惜生活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