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依微穿广庭,钟声杳蔼度层城。
殊方客子三更语,南国佳人万里情。
夜雨楼中闻雁别,秋风江上看潮生。
两都词赋流传美,不似湘潭吊屈平。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萤火微光穿透广袤的庭院,钟声在层峦叠嶂中回荡。
  2. 远方的客人在深夜交谈,南方的女子满怀深情。
  3. 夜雨中听见雁群南归的声音,秋风中看见江面潮水涌动。
  4. 两都的词赋流传美名,却不及我在湘潭吊屈原那般深沉。

诗歌赏析:
这首诗是边贡以送别为主题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展现了边贡对友情和离别的深刻理解。首两句“萤火微光穿透广庭,钟声杳蔼度层城”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空图景,萤火虫的微光与远处的钟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神秘的氛围。

第二句“殊方客子三更语,南国佳人万里情”转入主题,表达了诗人在深夜里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第三、四句“夜雨楼中闻雁别,秋风江上看潮生”则通过夜晚的雨声和江上的潮汐变化,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氛围。最后一句“两都词赋流传美,不似湘潭吊屈平”则是诗人对两都(即长安和金陵,两地均为当时的文化中心)词赋与自己吊屈原之比的情感表达。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也值得深入探讨,如萤火虫象征着微弱的光芒,钟声则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平静,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富有哲理的画卷。

这首《席上送穆子得情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明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示了边贡的文学才华,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对于喜爱诗歌的朋友来说,这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