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山前问涿州,华阳台下水悠悠。
名高北斗传新教,思入东吴感旧游。
三馆月明坛杏晚,两阶云影市槐秋。
汉家儒术称杨震,闻说登朝已白头。

诗句:涿鹿山前问涿州,华阳台下水悠悠。

译文:在涿鹿山下,询问着涿州的风土人情,华阳台下的水波荡漾,仿佛带着历史的回响。

注释:1. 涿鹿山前:指的是涿州市附近的一处山景,因传说中的涿鹿之战而闻名于世。此处的“山前”强调了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2. 问涿州: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好奇和探索之情。3. 华阳台下:描述了阳台山的景色和氛围,象征着自然之美。4. 水悠悠:形容水流悠长,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5. 名高北斗传新教:意指名声高扬如同北斗星一样照耀四方,同时暗示其传播新的教化理念。6. 思入东吴感旧游: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7. 三馆月明坛杏晚:描绘了三馆寺(古代官署)中明亮的月光、坛边的杏花以及傍晚时分的美丽景象。8. 两阶云影市槐秋:展现了市场的景象,云影映照在台阶上,与秋天的槐树相映成趣。9. 汉家儒术称杨震:提到了东汉时期的学者杨震,他以儒家学说闻名,被后人尊称为“四世一元”之学。10. 闻说登朝已白头:“登朝”指进入仕途,“白头”则暗示了年老。

赏析:这首诗是明代边贡的作品,以其婉约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广受赞誉。《送秦国重郡博》不仅抒发了诗人对故地的眷恋之情,也展示了他对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诗中的意象和情感细腻且深邃,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氛围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