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城风雨送秋森,万寿嵩呼五夜心。
帝座仰瞻天共远,主恩遥荷海同深。
容台礼乐虚南北,建业江山自古今。
龙辇凤旌回首地,似闻韶濩奏馀音。

【注释】

冶城:即今南京。秋森:指树木的凋零。万寿嵩呼:指皇帝在冬至日登高祭天,百官朝拜。帝座:指皇帝的宝座。容台:指宫殿的台阶。礼乐:指朝廷的礼仪音乐。韶濩:古代祭祀时的音乐名称。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南太常时所作。诗人以“万寿嵩呼”开篇,点明题旨。“容台礼乐虚南北”,“容台”,指宫殿的台阶,“虚南北”言虚设,暗用《左传》“礼失则昏”语意,表达出自己对当时政治的忧虑和不满。“建业江山自古今”句写南京的地理形势,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同时也暗示自己与当世统治者的矛盾。“龙辇凤旌回首地”,“龙辇凤旌”借指帝王车马仪仗。“回首地”是说诗人站在高处,回头望去,只见帝王的车马仪仗从眼前经过。这里运用了想象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了诗人对当朝统治者的蔑视和不屑。“似闻韶濩奏馀音”一句,诗人以想象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当朝政治的不满。“韶”指《韶》乐,“濩”(huò)指《濩》乐。据传,周代有《韶》《濩》二舞,相传是舜时所作(见《吕氏春秋·古乐》)。“韶濩奏馀音”是说,仿佛能听到《韶》《濩》二舞的余音。“馀音”在这里指乐曲的回旋、缭绕,比喻歌声悠扬。诗人通过想象,表达了对当朝统治者的不满和批评,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失望之情。

全诗采用对比手法,前六句写景叙事,后两句抒情议论,结构谨严,脉络分明。诗中大量运用典故,但并不显得晦涩难懂,反而使诗意更加丰富,形象更加鲜明。

这首诗通过对南京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内心的豪情壮志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