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将搴旗处处勋,冠军名姓旧曾闻。
班超出塞先投笔,郤縠登坛且好文。
海泛直穷蛟蜃窟,山驱深入虎狼群。
年来上马披重铠,誓靖风尘报圣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赠都督马惟渊》。以下是对每一句的释义:

第一句:斩将搴旗处处勋,冠军名姓旧曾闻。

  • “斩将搴旗”:意为攻克敌将,夺取旗帜,形容勇猛善战。
  • “处处”:到处、普遍的意思。
  • “冠军”:这里指在战场上取得的胜利和功勋。
  • “旧曾闻”:之前就听说过,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将领或人物。

第二句:班超出塞先投笔,郤縠登坛且好文。

  • “班超”:东汉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外交家,曾经出使西域。
  • 这句话用“先投笔”来形容班超放弃仕途转而投身军旅,表现出他的英雄气概。
  • “郤縠”:战国时期晋国的一位大夫,擅长文事。
  • 这里的“登坛且好文”则是指他在担任军事职位时依然喜爱文学艺术。

第三句:海泛直穷蛟蜃窟,山驱深入虎狼群。

  • “海泛”:比喻在广阔的海上漂泊。
  • “直”:径直、直截了当地。
  • “穷”:探索到底。
  • “蛟”:传说中的龙的一种,也指大海。
  • “蜃窟”:指海市蜃楼之类的幻景。
  • “山驱”:形容深入山林的艰辛历程。
  • “虎狼群”:指野兽密集的地方。

第四句:年来上马披重铠,誓靖风尘报圣君。

  • “上马”:骑马。
  • “披重铠”:穿上沉重的铠甲。
  • “誓靖风尘”:誓言平定叛乱,恢复和平。
  • “报圣君”:向君主表示忠诚。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扬马惟渊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将领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如“斩将搴旗”、“班超”、“郤縠”等,以及“海泛”、“山驱”、“重铠”等词语,都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同时,诗中的豪情壮志和报效国家的情怀也展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操。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力量的诗歌,既赞美了个人的英雄行为,也表达了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