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洛分携五见冬,岂知迁转得相逢。
藩垣子不惭京兆,礼乐吾深愧秩宗。
寒宴水西开紫菊,暮帆江上对青峰。
朝正切感当元会,十载重闻凤阙钟。

宛洛分携五见冬,岂知迁转得相逢。

藩垣子不惭京兆,礼乐吾深愧秩宗。

寒宴水西开紫菊,暮帆江上对青峰。

朝正切感当元会,十载重闻凤阙钟。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宛洛分携五见冬 - “宛洛”指的是洛阳,古代的都城,“分携”则表示分离,这里指的是诗人与友人分别后五年再次相见。“五见冬”可能表示这五年中经历了多次冬天或长时间未能相见。
  • 译文:你我分别五次在冬季相遇,怎料离别后又重逢。
  • 注释:洛阳,古都,是文化和政治的中心。”分携”意味着分开和告别。“冬”,时间的标记,如四季之一,此处可能指一个寒冷的季节。
  • 赏析:此句表达了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诗人通过描述与友人的多次分别与重逢,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命运的无常。
  1. 岂知迁转得相逢 - “迁转”在这里可能是指官职的升迁或者地位的变化,而“得相逢”则表达了一种意外的重逢的喜悦。
  • 译文:谁能想到我在官场上的升迁竟然还能与你再次相遇。
  • 注释:迁转指官员的调动或升迁。“相逢”即相遇,重逢。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官场变迁的无奈与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重视和珍惜。
  1. 藩垣子不惭京兆 - “藩垣”通常用来指代皇宫的围墙,象征着安全和稳定。“京兆”则是古代对首都长安的称呼,代表着权力和地位的中心。
  • 译文:作为地方官的儿子,我不觉得有愧于身为京城的重要官员。
  • 注释:“藩垣”象征安全和稳定的地方。“京兆”是权力中心的代称。“子”表示身份或角色。
  • 赏析:此句展示了诗人自豪和自省的态度,他对自己作为地方官之子的身份持有自信,同时对身为京兆官员的荣耀感到无愧。
  1. 礼乐吾深愧秩宗 - “秩宗”指的是古代的礼乐制度,是维护国家秩序和和谐的象征。
  • 译文:我在礼乐方面深感自己的不足,愧对自己的职位。
  • 注释:“秩宗”指礼乐制度,象征社会秩序和文化传承。
  • 赏析: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文化修养和道德行为的反思和自省,体现了他对传统价值观的尊重和对自身不足的认识。
  1. 寒宴水西开紫菊 - “寒宴”描绘了一个寒冷季节的宴会场景,“水西”可能是指宴会地点的具体位置。“开紫菊”描述了宴会中的一种花卉——紫菊被打开的场景。
  • 译文: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我们在水边的宴会上打开了紫色的菊花。
  • 注释:寒冷,天气冷的意思,宴席,吃饭聚会。“水西”可能是指宴会地点的具体方位。“紫菊”为一种花卉名,常用于诗文中以表雅致。
  •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宴会中的花卉,增添了诗歌的文采,也间接反映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1. 暮帆江上对青峰 - “暮帆”指的是傍晚时船只扬起的帆,“江上”指江边的景色。“对青峰”形容江面远处山峰清晰可见。
  • 译文:傍晚时,我们站在江边看着远山和帆船。
  • 注释:黄昏,太阳落山的时候。“帆”为帆篷,船上用以推动船只前进的装置。“江上”指江边。“对”指面对。“青峰”指青山、山峰。
  • 赏析:此句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对这一景观的描述,表达了内心的平静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1. 朝正切感当元会 - “朝正”可能指的是清晨,强调时间的早清。“元会”指的是新年或元旦,是一年之始的重要时刻。
  • 译文:在清晨的时刻,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新的一年的到来。
  • 注释:清晨,早晨的意思。“元会”新年第一天的仪式。
  • 赏析:这个句子表达了诗人对新一年的期待和希望,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1. 十载重闻凤阙钟 - “十载”指的是十年的时间,“凤阙”是对皇帝宫殿的称呼。“钟”为报时用的铜铃。
  • 译文:时隔十年,我再次听到了宫廷里响起的钟声。
  • 注释:十年,长时间的间隔。“凤阙”指帝王的居所或宫殿。“钟”为乐器,古代用以报时的器物。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顾与对未来时光的期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皇权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