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风日冷萋萋,侧望归人路不迷。
千里绀烟新抚哺,两都青琐旧封题。
鹓鸾有翮中犹铩,桃李无言下自蹊。
沙舸一尊违面把,素书遥寄鲁门西。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作者、写作背景、手法及思想情感的掌握。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词,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写作背景来分析。“仲春风日冷萋萋”,意思是说仲春的风日寒冷,草木凋零,但归乡的人却依然不迷失方向。“千里绀烟新抚哺”,意思是千里之外,青色的烟雾中仿佛有亲人在哺育我;“两都青琐旧封题”,“两都”指的是京城长安和东京洛阳。“鹓鸾有翮中犹铩”,“鹓鸾”指的是凤凰一类的鸟,这里比喻朝廷中贤能的官员。“桃李无言下自蹊”,意思是桃树和李树不会说话,却能吸引行人驻足欣赏,这里指贤人君子。“沙舸一尊违面把”,意思是我送你的沙州特产酒,你却无法当面品尝,只能远隔千里寄给你,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
译文:仲春时节,寒气逼人,草木萧疏,但我的归乡之路却并不迷惘。千里之外,青色的烟雾中仿佛有亲人在哺育我;两都(长安和洛阳)的青琐宫门上,曾经有人为我题过名。像鹓鸾这样的贤才,却仍被压抑不能施展抱负,而像桃李那样的仁人,也只好任其默默地生长而不被人重视了。我的沙州特产酒,你却不能当面品尝,只能远隔千里寄给你。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前半部分写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后半部分写送行时的无限深情。全诗以情贯注笔端,情景交融,感情深沉真挚,意境优美高远。
首句“仲春风日冷萋萋”,是写景语。“仲春”即农历二月,正是春意盎然之时,“寒”字却使整个春天的生机顿然失色,这就使人感觉到一种意外的凄凉。“路不迷”三字既点明季节,又表明时局,为全篇定下了基调。
次句“侧望归人路不迷”,写送行时的情景。诗人望着远去的行人,心中充满了关切与不舍。这两句诗,从侧面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第三句“千里绀烟新抚哺”,是写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这里的“绀烟”,是指山雾或水汽蒸腾而上形成的云雾。“新抚哺”,就是用手掌去摸那刚刚冒出地面的幼苗。这一形象生动的描写,既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又写出了诗人对友人归途的殷切期盼。
第四句“两都青琐旧封题”,则是写诗人对友人的祝愿与鼓励。这里的“两都”,既指长安和洛阳两个京城,也是对友人的亲切称呼。“青琐”,是皇宫的门窗上的图案,此处借指皇宫。“旧封题”,是指昔日曾有人在这里题写过名字。这句诗既是对友人的一种鼓励,又是对他未来成就的美好祝愿。
第五句“鹓鸾有翮中犹铩”,是写诗人对友人的期望与忧虑。这里的“鹓鸾”,指的是凤凰一类的鸟,是古代皇帝所喜欢的吉祥物。“有翮”,是说它们有羽翼的意思。“犹铩”,是说它们的翅膀仍然没有长成,不能高飞。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也透露出他对友人的担忧。
第六句“桃李无言下自蹊”,是写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与期许。这里的“桃李”,是两种常见的果树。“不言”,是说它们不善于言辞。“自蹊”,是说它们能够自主地生长、开花结果。这句诗既写出了桃李的特点,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希望他能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最后一句“沙舸一尊违面把,素书遥寄鲁门西。”是写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牵挂。这里的“沙舸”,是一种小船。“一尊”,是形容酒杯的形状。“违面”,是说距离遥远,无法面对面饮酒。“遥寄”,是说将书信寄给远方的朋友。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也寄托了他对友人的诚挚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