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朝飞雪舞风回,谷日中宵起迅雷。
腊后不教滕六出,蛰前那遣阿香来。
深江满浸遗蝗种,厚地潜惊律管灰。
借问化机谁转斡,只应天府近三台。

次蒲汀二首 其一

春朝飞雪舞风回,谷日中宵起迅雷。腊后不教滕六出,蛰前那遣阿香来。深江满浸遗蝗种,厚地潜惊律管灰。借问化机谁转斡,只应天府近三台。

注释:

  • 诗的开头两句“春朝飞雪舞风回,谷日中宵起迅雷”描绘了春天清晨飘落的雪花在风中飞舞,而到了谷日(即谷雨时节)夜晚,又突然刮起了猛烈的雷声。这两句话通过对比和动静的结合,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
  • 第三句“腊后不教滕六出,蛰前那遣阿香来”表达了诗人对于冬天过去之后,滕六(一种植物)不会再次生长,而阿香(即阿魏,一种香料)也不会被唤醒的感慨。这里的“腊后”指的是冬季结束,“蛰前”则是指动物冬眠之前。
  • 第四句“深江满浸遗蝗种,厚地潜惊律管灰”描述了春天来临,雨水滋养了大地,淹没了蝗虫的卵,使得大地上的律管(古代乐器之一)也受到了震动。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传达了春天生机勃发的主题。
  • 最后两句“借问化机谁转斡,只应天府近三台”提出了一个问题,探讨了宇宙间的奥秘。这里“化机”可能指的是天地间万物变化的过程,而“转斡”在这里可能是指转动、旋转的意思。诗人通过提问,表达了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 “只应天府近三台”中的“天府”指代的是成都,而“三台”是四川成都的一个著名景点,这里可能是诗人以景喻意,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和生物活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活力和自然规律的深刻感悟。同时,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发了读者对宇宙奥秘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艺术追求。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是明代诗歌中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