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
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
近水欲迷歌扇绿,隔花偏衬舞裙红。
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

【注释】

春草:春天里生长的野草。

茸茸:草茂盛的样子。

六朝旧恨斜阳里:指东晋、南朝(六朝)时的往事,诗人借以抒发亡国之痛和故国山河沦丧之慨。

南浦新愁细雨中:指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诗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里化用其意,暗寓自己的离愁别绪。

近水欲迷歌扇绿:在水边唱歌时,歌扇上的绿色映入水中,使人分不清哪是歌声、哪是歌扇。

隔花偏衬舞裙红:隔着鲜花看到舞女身上的红色衣裳。

平川十里人归晚:指夕阳西下时分,牛羊归家,一片宁静安详的景象。

【赏析】

此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诗以“春”为线索,从春光明媚到黄昏暮色,由自然景物过渡到人间情景,由眼前所见联想到往日所经历,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构思精巧,富有画意。

开头两句“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描写了春日郊野景色。这两句是一幅生动的春草图。“嫩绿”点出春草的特征;“柔香”说明春草的气息,它“远更浓”,写出了春草蓬勃的生长力。“春来无处不茸茸”,既写出了春草的旺盛,又暗示着春天到来后,一切万物都在复苏。

作者的视线移向远方,视线穿过层层叠叠的青山,看到了斜阳中的六朝旧都——金陵,那里有他难以忘怀的痛苦回忆。“六朝旧恨”四字,道出了他心中的无限感慨。“六朝旧恨”指的是东晋、南朝(六朝)时期的历史遗迹,这里代指金陵。“斜阳”二字写出了夕阳西下的凄凉景象,也烘托出历史的沧桑之感。

最后两句,作者把镜头拉近,从远山远景移到近景。他站在江边,看着江面上的船只,听着那清脆的笛声,心中充满了哀怨之情。“近水欲迷歌扇绿,隔花偏衬舞裙红。”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江边的绿波荡漾,水面上漂浮着歌扇的影子,仿佛被绿色的波浪淹没了;而远处的花丛中,舞女们的衣裳红得像火一样燃烧。然而,这美景似乎与他无关,他只是静静地站着,看着这一切,心里充满了忧愁与伤感。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野风光,牛羊成群结队地归来,笛声随风飘荡。这两句诗虽然看似与前面的悲伤情绪不同,但实际上却更加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忧伤与失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