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白秋郊迥,风高宰木凄。
深嗟墓门道,犹有聘君题。
隐迹庞公并,诗名魏野齐。
孝魂招不返,应只在辽西。
诗句原文:
露白秋郊迥,风高宰木凄。
深嗟墓门道,犹有聘君题。
隐迹庞公并,诗名魏野齐。
孝魂招不返,应只在辽西。
赏析:
这首诗是边贡对王宪副父母的哀悼之作,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哀思和敬仰之情。
- 露白秋郊迥:描绘了秋天的清晨,露水沾湿了草地,秋风扫过空旷的原野,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 风高宰木凄:风吹动了树木,发出沙沙声,增添了一种悲伤的气氛。宰木可能指的是高大挺拔的树木,象征着王宪副父母的坚贞和高尚品格。
- 深嗟墓门道:墓地的道路显得更加幽静而深沉,暗示着王宪副父母已经离世,留下无尽的哀思。
- 犹有聘君题:虽然王宪副的父母已经去世,但他们的名字仍然被人们铭记,这反映了他们的名声和成就。
- 隐迹庞公并:庞公指的是古代著名的隐士庞涓,他隐居在深山之中,与世隔绝。这里比喻王宪副父母过着简朴的生活,远离世俗的纷扰。
- 诗名魏野齐:魏野是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才华横溢,与边贡有着相似的文学追求。这里的比喻表达了王宪副父母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和他们与边贡之间的深厚友谊。
- 孝魂招不返:表达了对王宪副父母亡灵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他们的精神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成为永恒的记忆。
- 应只在辽西:辽西是指中国的北部边境地区,这里可能暗指王宪副父母的安息之地,也寓意着他们的生命虽已消逝,但其精神却永存。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人物形象、情感表达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边贡对王宪副父母深厚的敬意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边贡自身的文学才华和人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