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妙轩岐上,年垂耋耄间。
烟霞成癖性,松柏是容颜。
济物心常在,游仙梦不还。
钱塘江口月,长照玉泉山。

【注释】

(1)萧医士:即指唐代诗人杜甫。杜甫有诗《秋述》云:“萧萧数行书,悠悠万古情”,可见杜甫与友人之间书信往来频繁。此诗即为杜甫写给朋友的挽词。

(2)术妙轩岐上:医术高超,可与古代名医扁鹊、华佗相比肩。轩岐,指古代医学家岐伯和黄帝。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被后世尊为“药王”。扁鹊曾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万物;有音声,调之以节五味,变化而生变。”

(3)年垂耋耄间:年纪已经高迈到了八十多岁。耋,指七十岁至八十岁的老年人。耄,亦指八十岁以上的老人。

(4)烟霞成癖性:指喜欢山水自然风光。烟霞,指山间的云雾和山上的彩霞。癖,嗜好。

(5)松柏是容颜:形容人的品格高尚如松柏一样。松柏常青,象征着坚贞不屈,故此处用以比喻人的品德高尚。

(6)济物心常在:心中始终怀着济世利人的愿望。济物,指救济他人。

(7)钱塘江口月,长照玉泉山:钱塘江口的明月,永远照耀着玉泉山。

【赏析】

此诗是杜甫写给友人的挽词。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人一生贡献的肯定。

第一句“术妙轩岐上”,直接点明了友人的医术之高明,足以与古代名医相提并论。这里用“轩岐”二字,既表明了友人医术的高超,又隐含了他谦虚的一面。他虽然医术高超,但并没有自诩为神医、圣医,而是谦逊地将自己比作“轩岐”。这种谦卑的态度,正是杜甫所推崇的美德。

第二句“年垂耋耄间”,则进一步描述了友人的生活状态。这里的“耋耄”指的是八十岁至九十岁的老年人,而“间”则表示这段时间相对较长。这意味着,杜甫在与友人相识的过程中,已经度过了许多个春秋。这一句不仅体现了杜甫对友谊的珍视,也展示了他对友人生活的关切。

第三句“烟霞成癖性”,则是对友人个性的描写。这里的“癖”,意为嗜好,特指一种对某种事物或活动有着强烈喜好的情感倾向。而“烟霞成癖”则形象地描绘出友人对于山水自然的深深眷恋与喜爱。这种对烟霞的钟爱,不仅是他个人情感的寄托,也是他精神追求的象征。

第四句“松柏是容颜”,则是对友人品德的赞美。这里的“松柏”象征着坚韧不拔、长青不衰的精神风貌,而“颜”则指的是容貌。这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将友人的容貌与松柏相联系,强调了他在道德品质方面的卓越与崇高。同时,这也反映了杜甫对于友人人格魅力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

第五句“济物心常在”,则是对友人性格特点的总结。这里的“济物”指的是救济他人、帮助别人的行为,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而“心常在”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这种高尚品格的深深敬仰。他认为,正是因为有了如此一颗仁爱的心,才能让杜甫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从容。

第六句“游仙梦不还”,则是对友人离世后的一种想象和回忆。这里的“游仙”指的是追求仙境、远离尘世的生活态度。而“梦不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离去后,自己无法回到那个美好世界的回忆和遗憾。

最后一句“钱塘江口月,长照玉泉山”,则是对友人离世后的祝福和期许。这里的“钱塘江口月”代表着杭州的美丽夜景和诗意氛围,而“长照玉泉山”则寓意着诗人对友人离世后的永恒怀念和深情祝福。他希望友人的灵魂能够永远陪伴着他,就像那明亮的月光一样照耀着玉泉山的每一个角落。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一生的描述和对其品德、性格的赞美,展现了杜甫对这位朋友深深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也让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