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出燕关道,人如定远侯。
眼空沙漠气,心系庙堂忧。
绝塞苍烟暮,荒山白草秋。
军都城下过,怀古一登楼。
诗句释义
1 马出燕关道,人如定远侯:
- “马出燕关道”指的是马儿从燕关(今河北一带)出发,意味着孙志同将要开始或继续他的征程。
- “人如定远侯”则是指孙志同如同历史上的名将卫青,即卫青(字仲孺),汉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和战略家。
- 眼空沙漠气,心系庙堂忧:
- “眼空沙漠气”形容孙志同的眼神显得开阔、不羁,仿佛能看穿沙漠之外的广阔天际。
- “心系庙堂忧”则表明他内心充满忧虑,担心国家大事,关心朝政和国家的未来。
- 绝塞苍烟暮,荒山白草秋:
- “绝塞苍烟暮”描绘了边疆的景象,苍茫的天空中弥漫着薄雾。
- “荒山白草秋”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季的边塞,荒凉的山岭上覆盖着白色的野草,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 军都城下过,怀古一登楼:
- “军都城下过”意味着孙志同在经过军事重镇时的情景。
- “怀古一登楼”则表达了他在这座古老城市中的感慨与思考,可能是对历史的回望或是对未来的思考。
译文
马儿驰骋于燕关之路,你的形象宛若古代的定远之侯。
你的目光穿透了沙漠的辽阔,你的心中充满了对朝廷的忧虑。
在边塞的黄昏时分,苍茫的天空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烟雾。
荒芜的山丘上,白草铺满了大地,秋天的气息弥漫着。
你在这座古城之下走过,不禁怀念起那些古时候的故事。
赏析
这组《送孙志同经略居庸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描绘一幅壮阔的边塞景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踏上征程的深切祝福与深情期盼。
第一句“马出燕关道”,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孙志同即将踏上征途的场景,同时也隐喻了他即将开始的一段新的旅程。接着“人如定远侯”,用历史人物卫青来比喻孙志同,既彰显了其英武不凡的气质,又寄寓了对友人未来成就的美好祝愿。
第二句“眼空沙漠气”,描绘了孙志同深邃而广阔的眼神,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心系庙堂忧”,则表达了他对国家大事的关切之情,以及为国家未来着想的责任感。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性格特点的认识,也揭示了孙志同胸怀壮志、忧国忧民的品质。
第三句“绝塞苍烟暮”,通过描绘边塞黄昏时分的景色,为全诗营造了一种苍茫、寂寥的氛围。紧接着,“荒山白草秋”,以荒芜山丘上的白草为背景,勾勒出一幅凄凉而又壮美的边塞秋景图。这两个画面相互映衬,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使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最后一句“军都城下过,怀古一登楼”,则巧妙地将孙志同的经历与历史典故相结合,既展现了他对过去历史的尊重和怀念,又暗示了他即将面对的新挑战。同时,“怀古一登楼”这个动作,也寓意着孙志同将以更成熟的心态迎接未来的风浪,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以及对历史典故的引用,成功地塑造了一幅壮阔、深沉的边塞画卷,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国家的拳拳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