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河积雨晴,千里一舟行。
庾廪司农计,山川故国情。
古碑寻盻子,芳草识聊城。
想见登临处,遥心览八瀛。

【注释】

①庾廪司农计:指庾亮(字子嵩)曾任司农之职,为司马睿出谋划策。②山川故国情:指故乡的山川景色。③古碑:指晋朝庾亮所立的《吊吴隐逸文》碑。④芳草识聊城:指庾亮曾作《答王长史书》中提到过“聊城”这个地方。《世说新语》:“庾公(亮)在武昌,诸佐吏求市宅,庾遂封题小斋前。群官欲窃听。庾方大唤左右,乃罢。”⑤登临处:即登高远眺的地方。⑥八瀛:指东海、南海、西海、北海、中海和东海外,泛指全国。⑦览:观照。

【赏析】

此诗作于晋元帝太宁元年,诗人任尚书郎时。当时正处在战乱频繁的动乱之中。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抒写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清丽自然,风格清新明快,感情真挚深沉,意境开阔深远。

首联“关河积雨晴,千里一舟行”,描绘了一幅雨霁天晴后的关河图景。首句点明时节,次句写景,写出了旅途之遥。

颔联“山川故国情,古碑寻眄子”两句,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上句写自己身在他乡而怀念故乡的山山水水;下句则写自己想到庾亮的事迹,想到庾亮曾经到访过他的家乡。

颈联“芳草识聊城,想见登临处”,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上句写自己看到芳草就知道那是自己的家乡;下句则表达自己想象自己登上高处去眺望家乡的景象。

尾联“遥心览八瀛,望云思归路”,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上句写自己遥望远方,看到八方的大海;下句则表达自己看到云彩就会想起回家的路。这两句话都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