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云霄使,三秋泽国船。
冰霜消岭瘴,旌盖丽江烟。
国赋徵求里,民风奏记前。
独怜诗社冷,一别又经年。

【注释】

送王载卿:送别王载卿。王载卿,字卿,唐代诗人。云霄使:指使者。三秋泽国船:指秋天的泽国。泽国,指广东一带,因岭南瘴疠之地多水,故称。岭瘴,即岭南瘴气。旌盖丽江烟:旌旗覆盖的车子,行驶在丽江江畔上空。旌盖,古代帝王的车饰,这里比喻使者的车子。丽江,指云南丽江县,今属云南省。征求里:《诗经·小雅·北山》:“溥彼南山,维鹊及鸠。我觏之子,云何其忧?……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诗序》说:此为周大夫刺上公之德不宣,而无以风天下也。征,取也。《诗传》引孔颖达曰:“言王者欲广闻见,故使人遍行四方以求贤士也。”徵,求也。

国赋徵求里:国家需要贤才,四处寻求人才。民风奏记前:民风淳朴,百姓乐于接受教化。《诗经·大雅·抑》《毛传》:“奏,告也。”“记”,指《礼记》。民风,指民间风俗。

独怜诗社冷,一别又经年:我独自怜惜那个孤零零的诗社,自从与你分别以来已经一年多了。怜,爱怜。诗社,即诗社社友。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友人即将远行的赠别之作。

首联写王载卿将出使万里之外的云霄,乘着秋天的船只,从岭南瘴气之地出发,这是全诗感情发展的起兴部分,也是对友人远行的直接描绘。“万里”和“三秋”两个数字,既写出使者行程之长和任务之艰,又突出了使者身份之高和所负之责。“云霄”和“泽国”,则写出岭南地区气候之恶劣、地理环境的复杂。“船”字既点明交通工具,又暗示出旅途之漫长艰辛。

颔联紧承首联,写王载卿即将踏上征途,面对岭南的险恶环境和瘴气,他如何克服困难,排除万难。“冰霜消岭瘴”,是说岭南的瘴气被冰雪消融;而“旌盖丽江烟”,则是说王载卿乘坐的车子驶过了丽江江畔。这两个画面,一方面表现了岭南的炎热潮湿,另一方面突出了王载卿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颈联进一步写王载卿的才华和品德。“国赋徵求里”,“国赋”,指国家的赋税制度或法令条文;“徵求里”,即征求民众的意见或建议。这既是对王载卿的赞誉,也是对他远赴边疆、为国为民做出贡献的肯定。“民风奏记前”,“民风”指民间风俗、民情风俗;“奏记前”,即献计献策之前。这两句既表达了作者对王载卿的敬佩之情,也寄寓了他对国家繁荣富强的美好祝愿。

尾联写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独怜诗社冷”,是说诗人独自怜惜那个孤零零的诗社;“一别又经年”,则是说自从与朋友分别以来,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了。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惋惜之情,也寄托了诗人对自己思念友人的深情厚谊。

这首诗通过对王载卿的描绘和对其远行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敬意,同时也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感慨和思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