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有狂士,结屋本深山。
为客风尘外,驰声梁楚间。
才聆扪虱语,忽作钓鳌还。
予亦悠悠者,相逢愧尔闲。

第一首

江东有狂士,结屋本深山。

为客风尘外,驰声梁楚间。

才聆扪虱语,忽作钓鳌还。

予亦悠悠者,相逢愧尔闲。

【注释】

江东:指长江以南地区,古属吴地。

结屋:盖茅屋而居。

为客:寄居他乡作客。

风尘:指世俗的名利场。

梁楚:泛指梁、宋一带,即今河南一带。

扪虱(mén shī):《晋书·殷仲堪传》载:“仲堪既为荆州,值饥荒,食尽,闻温峤在姑熟得馈运,便求发遣许恢、贺循、陆晔、韩翼等并着属数百人就峤求食。”后遂以“扪虱”为向人求援之典。

钓鳌(dàn áo):传说中的海中巨鱼。《庄子》:“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兴叹,顾谓海神曰:‘若吾与子游于荒忽之中,子长而化我’,彼朝霞生于东海,暮雨降于桑田,于是乎有大蟹六跪而二螯。”

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赠给方山郑子的作品。方山郑子,生平不详。诗中表现的是诗人对郑子旷达不羁生活态度的赞赏之情。全篇语言朴实,风格自然,不事雕琢,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

首联写郑子隐居山林,远离尘嚣。诗人用“江东”一词点明自己的籍贯,“有狂士”,表明自己与郑子一样有着超脱世俗的情怀。

颔联写郑子虽居深山,却能名动梁、楚之地。这一联既赞美了郑子的高洁品格,又表达了诗人对郑子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孤独处境。

颈联写诗人与郑子相识的情景。诗人听到郑子的谈话,不禁想起自己曾经有过的种种经历。这一联既展示了两位诗人的交往,又体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尾联写诗人感慨自己与郑子不同。两人虽然都身处江湖,但各自过着不同的生活。诗人用“悠悠”二字来形容自己的生活状态,既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又透露出对郑子的羡慕之情。全诗以赞美为主,充满了对友人的敬意和对生活的感慨。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郑子之间的友情以及两位诗人的生活状态。通过对两位诗人的交往和对比,展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同时,也反映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山水意象和隐逸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