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病长夏晚,出门秋草生。
聊因上陵日,一寄看山情。
野水侵平道,寒云覆古城。
圣君方用武,群盗敢纵横。
卧病长夏晚,出门秋草生。
【注解】
上陵:指皇帝率百官一起在先帝陵寝上举行的大规模祭祀仪式。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受到儒家孝道思想的影响,帝王诸侯开始在祖上陵寝之上加盖高台建筑,称为“陵”及堂。《礼记·檀弓上》称为“反嚷树之”、“封之若堂”,也可称为“陵堂”。 之后,陵体越来越大,这种陵体称“方上”或“山陵”,且不适宜再以土木结构的形式装点成一座“陵堂”。 故秦起“方上”前侧另起寝庙。西汉开始,皇帝祭祀各代先皇时,专门到先皇寝庙。东汉时,这种礼仪被制度化,称为皇家祭祀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穆雨. 两汉墓祭礼俗研究《延安大学》,年。
野水侵平道,寒云覆古城。
【译文】
荒废的古城墙被野水侵蚀,残破的城垣覆盖着寒冷的乌云,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
圣君方用武,群盗敢纵横。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更迭的感慨,通过对古陵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历史的沉寂和荒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