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陵今在目,突起茂阡西。
宫殿青霄迥,松杉白日凄。
坤墟符帝宅,山寿与天齐。
黍稷明年祀,重来路不迷。
【注释】
泰陵:孝宗的陵墓。
茂阡西,指孝宗陵墓在山势高峻的地方。
青霄迥:形容宫殿高大而雄伟。
坤墟:指帝王之宅。
山寿与天齐:比喻山长年不倒,像天地一样长久。
黍稷:古代祭祀用的谷物,这里泛指祭品。
黍稷明年祀:指来年再举行祭祀。
路不迷:道路不迷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登泰陵时所作。
首联“泰陵今在目,突起茂阡西。”点明题意,写诗人眼前的景象:巍峨的泰陵耸立在他的眼前,它高高突起,坐落在茂盛的丘陵之西。这一句既写了景,又写出了情,表达了诗人对于皇陵的敬畏之情。
颔联“宫殿青霄迥,松杉白日凄。”进一步描绘出泰陵的宏伟壮丽,青霄迥和白日凄都是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泰陵的高大与威严。
颈联“坤墟符帝宅,山寿与天齐。”则进一步赞美了泰陵的神奇之处,坤墟代表的是帝王之宅,而山寿与天齐,则暗喻了泰陵的永恒不朽。
尾联“黍稷明年祀,重来路不迷。”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一种期待和祝愿,他希望明年能再次踏上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而这条路永远都不会迷失。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泰陵的宏伟壮丽,表达了诗人对皇陵的敬畏之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