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行逾十里,夜黑四岩阴。
不辨云霞色,惟闻钟磬音。
堑鸦翻列火,山鬼啸空林。
欲下西陵路,前沟水正深。

露行逾十里,夜黑四岩阴。

不辨云霞色,惟闻钟磬音。

堑鸦翻列火,山鬼啸空林。

欲下西陵路,前沟水正深。

译文:
露珠覆盖了十里远的路,夜晚漆黑笼罩着四座山峰。
无法分辨云霞的色彩,只能听到钟和磬的声音。
乌鸦在堑壕里翻飞,点燃的灯火映照着空荡的树林。
想要下山前往西陵,前面沟里的水流非常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自然景象。首句“露行逾十里”,描绘了早晨的露珠覆盖了十里长路的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转换。第二句“夜黑四岩阴”则通过“夜黑”和“四岩阴”两个词,传达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幽深的山谷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力量。

第三句“不辨云霞色”,诗人用“不辨”一词表达了对色彩变化的模糊感知,可能是由于光线不足或是距离过远的原因。这种模糊感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敬畏和感慨。

接着的两句“不辨云霞色,惟闻钟磬音”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环境中的宁静与和谐。虽然无法分辨云霞的颜色,但可以清晰地听到钟磬的声音,这些声音似乎来自远方的高耸山峰或古老的寺庙,给诗增添了一份神圣和庄严的气氛。

接下来的诗句“堑鸦翻列火,山鬼啸空林”通过具体的形象描写,展现了山林间生动的一幕。“堑鸦”可能指的是栖息在悬崖上的乌鸦,它们翻腾燃烧的火光映照在寂静的树林中;“山鬼”则可能是山林中的精灵或者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它们在空旷的树林中发出呼啸声。这些形象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想象力,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神秘和奇幻的世界。

最后两句“欲下西陵路,前沟水正深”则是对整首诗的收束,表达了作者想要离开这片山林、前往西陵的决意。然而,前面的山路已经足够崎岖和危险,再加上前方沟中的水流湍急且深不见底,使得下山的过程变得异常艰难。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自然的危险,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决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既宁静又紧张的氛围。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人生旅途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的一种反思和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