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祠钟发,千官集广墟。
遂看除禫服,那复见宸裾。
长隧通玄壤,明楼瞰紫虚。
松阡回望里,风雨泣涟如。
【解析】
“泰陵供事述感五章”是这首诗的题名,“其五”表明了本诗的序号。此诗作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冬,诗人任奉礼郎、侍御史时,因直言敢谏而被贬为吉州(今江西吉安市)司户参军,途中途经泰陵时所作。全诗共五首,每首都有题目,分别描写皇帝除服后的仪节以及作者的感受与思考。本诗的注释如下:
①午夜:指深夜。
②祠钟:指祀先帝的钟声。
③除禫服:指除去祭祀先帝的祭服。
④宸裾:皇帝的衣襟。
⑤玄壤:指地下,玄色土地。
⑥紫虚:指皇宫,也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⑦阡陌:田间小路和田畔。
⑧风雨泣涟漪:形容雨打风吹,波涛汹涌。
【答案】
①午夜:指深夜。
②祠钟:指祀先帝的钟声。
③除禫服:指除去祭祀先帝的祭服。
④宸裾:皇帝的衣襟。
⑤玄壤:指地下,玄色土地。
⑥紫虚:指皇宫,也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⑦阡陌:田间小路和田畔。
⑧风雨泣涟漪:形容雨打风吹,波涛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