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磴抱云回,高高积翠开。
苍藤昏古殿,碧树隐仙台。
钟鼓三天下,风烟万壑来。
不知千载后,谁忆此衔杯。

【注释】

①南明山:山名,在今安徽宣城。

②石磴(dèng):石阶,台阶。

③积翠:堆积的青山。

④古殿:指寺庙中的殿堂,这里代指南明山。

⑤碧树:青翠的树木。

⑥仙台: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泛指山巅。

⑦钟鼓:古代寺宇报时的乐器。

⑧风烟万壑来:形容山势高峻,云雾缭绕,千岩万壑中风声、烟雾弥漫而来。

⑨衔杯:口中含着酒杯。这里用典出自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宣城的游宴之作,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欣赏及对历史的感叹之情。

首联“石磴抱云回,高高积翠开”。描绘的是南明山之巍峨,山石上的阶梯环绕着云雾,山峦叠嶂。

颔联“苍藤昏古殿,碧树隐仙台”。描绘的是山中的古建筑被苍老的藤蔓所覆盖,而碧绿的树木则隐藏在山峰之上。

颈联“钟鼓三天下,风烟万壑来”。描述的是钟鼓之声遍布天下,风起时,烟雾弥漫至万壑。

尾联“不知千载后,谁忆此衔杯”。表达了诗人对于千年后人们是否能记得此景的疑惑,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首诗意境宏大,画面生动,充满了历史与自然的融合之美,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