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无人赏,灵山迥独看。
石梁横险绝,岩洞倚高寒。
静已忘尘世,狂犹系冗官。
长歌送西日,野色上虚阑。
【注释】
地僻:地处偏僻。
灵山:指南明山,在今湖南新宁县。
石梁:桥名。横绝:横跨。
岩洞:山洞。高寒:高峻清冷。
静已忘尘世:形容心境宁静恬淡。
狂犹系冗官:仍然被闲置不用。
长歌:即长歌行,古体诗的一种体裁(一种叙事诗),多抒发慷慨激昂的思想感情。
西日:太阳落山的时候。
野色上虚阑:意思是夕阳映照着天空中的云霞,景色宜人。
【赏析】
《登南明山》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作。此诗写诗人独自登上南明山,面对峭壁、险桥、幽洞,心旷神怡,感慨万分。全诗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但感情真挚深沉,意境雄浑开阔,给人以清新爽朗之感。
首联起笔不凡。“地僻无人赏”,点出南明山之僻远与无人赏识;“灵山迥独看”,“迥”是遥远的意思,诗人站在高处远望,只见“灵山”巍峨屹立在远处,而自己则独立峰巅,遥望其景。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感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写诗人登临南明山所见景色。“石梁横险绝,岩洞倚高寒”,这是对南明山的具体描绘。诗人首先看到的是“石梁”,这座石桥横卧在崇山峻岭之间,显得十分险要。“横”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桥的形态,同时也显示出桥的雄伟气势。然后是“岩洞”,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只见山洞高耸入云,给人一种高峻清冷的感觉。这里的“岩洞”指的是山上的洞穴,可能是诗人登山时看到的一些山洞。
颈联紧承上文,进一步描绘诗人登临南明山时的心情和感受。“静已忘尘世”,意思是诗人已经忘记了尘世的纷扰,心境变得非常宁静;“狂犹系冗官”,意思是尽管诗人曾经有过一段仕途经历,但现在却被闲置不用。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官场的深深厌恶。
尾联是全诗的总结和升华。“长歌送西日”,意思是诗人唱着歌曲送走西下的太阳;“野色上虚阑”,意思是夕阳映照着天空中的云霞,景色宜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虽然被闲置不用,但仍保持着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对于未来充满了希望。
这首诗通过对南明山的自然景观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情感世界。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如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等,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