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如罗帏,明月大于掌。
田夫荷稻归,相见东皋上。
【注释】罗帏:织品,比喻天空。东皋:山野。
【赏析】此诗描绘田夫荷稻而归,与诗人相遇在东皋的情景。首两句写天上之景,第三句写田夫,第四句写诗人。全诗语言朴素,意境高远。
青天如罗帏,明月大于掌。
田夫荷稻归,相见东皋上。
【注释】罗帏:织品,比喻天空。东皋:山野。
【赏析】此诗描绘田夫荷稻而归,与诗人相遇在东皋的情景。首两句写天上之景,第三句写田夫,第四句写诗人。全诗语言朴素,意境高远。
【注释】 晚秋遣怀:晚秋的时候,我独自遣怀,抒发心中的忧愁。遣怀:排遣胸中的忧愁。清贫:家境贫寒。久自忘:很久以来就忘却了。苍苔缘破屋:苔藓爬满了破旧的房屋。缘:沿着。黄叶满空床:落叶布满了空空的房间。饭借僧厨米:在寺庙的厨房里借了些饭食来吃。饭借:向别人借些饭菜。分:分配。佛殿光:指寺庙里的灯光。五经笥:装五经的箱子。犹馀:还有。鬓为霜:双鬓已白。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所作
己巳人日即事 其一 春雾蒙花柳,春禽语屋檐。 绝粮长独榻,避世只空帘。 药饵贫难致,文章老更耽。 亦知玄覆瓿,千载俟桓谭。 注释:春天的雾气笼罩着花和柳树,春天的鸟儿在屋檐下鸣叫。没有粮食,只能长坐孤榻;躲避世俗,只有空荡荡的窗子。药饵很难得到,文章却越写越有味。也知道自己像被放在深黑色的漆器中,但还要等待千年,才能像汉代的桓谭一样出山做官。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
李六峰侍御是唐代诗人,号鄮峰。这首诗是一首五言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赞美。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落日浮窗白,凌霄入院香。 “落日”指的是太阳即将落山的景象,“浮窗白”形容夕阳映照在窗户上,形成一片白色的光晕。“凌霄”是指一种植物,这里可能指的是庭院中的花木。“入院香”则形容庭院中花木香气四溢,令人心旷神怡。 酒醒初觉暑,天晓细生凉。 “酒醒”指的是饮酒之后醒来
【解析】 此诗是作者在南泉太守任上时所作,借对南泉的怀念,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首联“借得扬雄宅”借用扬雄辞赋家的身份暗指自己的文采不凡;“春来剩物华”则以“物华”暗指自己的才华,暗含了对友人的赞美。颔联写景,用典,化实为虚,富有情致。颈联“岸帻风初暖”写出了诗人对友人思念的情感,“题诗日未斜”表明了自己想要抒发情感的心情
【注释】 己巳:即“己未”之误,指唐穆宗长庆五年(825年)己未年正月。人日:旧俗在这一天要拜人神。即事:记当时所见所感之事。衰病惭增岁,儿童喜遇春:自己已衰老多病,看到春天来临,孩子们欢欣鼓舞,心中不禁生出惭愧之情。故交:老朋友。渐少:减少。后进:晚辈年轻人。畏:敬畏。亲:亲近。先垄:祖先的墓地。垄:田埂。参天树:高耸入云的树木,形容坟墓高大雄伟。宾堂:客室。积寸尘:积满灰尘。登览兴,登山涉水
【注释】 骤雨:突然的大雨。繁花:盛开的花。半欲飞:一半像要飞的样子。流年:指光阴。病长:身体不好。客舍:旅店。东海:指渤海,位于山东半岛东端。稀鱼雁:稀少的鸿雁。西山:指终南山,在陕西西安南。蕨薇:蕨菜与薇菜,均为山野菜。谢阴菲:谢去阴天。 【赏析】 此诗为清明时节所作。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古人有扫墓祭祖的传统。诗人此时正羁留他乡,独对残花,触景生情,遂发思归之情
春日早朝 玉漏初残曙欲生,千官端笏候华清。 烟消碧瓦参差见,月晃金门上下明。 仙仗乍移双扇合,侍臣徐退万花迎。 孤忠自许酬真主,况复簪缨际太平。 注释: 玉漏初残:指天将亮时,玉漏(即铜漏)的水已流尽。 曙欲生:天色微明,曙光初现。 千官:指众多官员。端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手持的板子,用以指挥和记事。 烟消碧瓦:形容晨雾消散,碧绿的屋瓦清晰可见。 月晃金门:月光照射在金门上,显得辉煌明亮。 仙仗
注释: 芳春,美好的春天。邂逅,不期而遇。 逸兴,超凡的兴致。浑疑,完全怀疑。 江绕皇州,江山环绕皇州。千嶂合,万山重叠。 天行,太阳运行。二仪,指日月。 霁雪,雨雪止。飘襟,飘舞的衣服。 两都,指长安和东都洛阳。阁笔,停止写作。惭愧,感到惭愧。 赏析: 这首诗是在登司天台时创作的。诗人在诗中提到了“简张惟静”,这可能表明当时他与友人张惟静一同登上了司天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认真阅读诗歌内容,理解其主题思想并结合作者写作背景和具体环境来分析,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概括出答案即可。 “上天阴阴,云多风疾”,这是写天气阴沉,云雾缭绕,大风刮个不停。“云多蔽日”意思是说云层厚密,遮住了太阳,暗无天日。诗人在这里以拟人手法,写出了恶劣的天气对人的影响。 “野狐哀鸣,求匹于薮”,野狐在山里哀叫,寻找配偶
注释与赏析: 山居 郭外柳新闇,湖边草欲齐。 弹琴罢庭鹤,分食到山鸡。 【注释与赏析】 《山居》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律诗。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优美的山水画面,表现了诗人闲适宁静的生活情趣。首联“郭外柳新闇,湖边草欲齐”,写山居环境。 “郭外”指山居所居之外的地方。“郭”指城郭,这里代指山中。“新闇”即新暗,初暗之意。“湖边”指山居所在之处。“草”指青草。“欲齐”即将要长成一样高的意思
注释与赏析: 山居 郭外柳新闇,湖边草欲齐。 弹琴罢庭鹤,分食到山鸡。 【注释与赏析】 《山居》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律诗。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优美的山水画面,表现了诗人闲适宁静的生活情趣。首联“郭外柳新闇,湖边草欲齐”,写山居环境。 “郭外”指山居所居之外的地方。“郭”指城郭,这里代指山中。“新闇”即新暗,初暗之意。“湖边”指山居所在之处。“草”指青草。“欲齐”即将要长成一样高的意思
瞻云操 《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瞻云操"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对亲人思念之情的诗。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维蒸之麓兮蔚乎苍苍(维蒸之地啊多么辽阔) - 维蒸:指山名,位于今河南登封市西北。 - 麓:山脚。 - 蔚乎苍苍:形容山势高大而雄伟。 译文:维蒸之地多么辽阔,山势高耸入云。 2. 英云下被兮吾亲永藏(英云覆盖我亲爱的父母) - 英云
【注释】 昔偕东里子:昔日同游的东里子。 经过栗陆门:经过栗陆城城门。栗陆,地名,汉时有栗陆侯国。 先皇俄晏驾:先帝不久离世(驾,皇帝的代称)。 嗣君雠醳言:继位之君对前代君主的遗言进行追述。雠,通“酬”,回答。醳,同“诵”,诵读。 乃遇蒲衣辈:于是又与穿着用蒲草编成的衣服的人相遇。 相将遁荒原:一同逃向荒野。相将,互相陪伴。遁,逃避。 石泉辟嘉谷:石头上的清泉涌出了好庄稼。 鹑缕负朝暄
注释: 芳春,美好的春天。邂逅,不期而遇。 逸兴,超凡的兴致。浑疑,完全怀疑。 江绕皇州,江山环绕皇州。千嶂合,万山重叠。 天行,太阳运行。二仪,指日月。 霁雪,雨雪止。飘襟,飘舞的衣服。 两都,指长安和东都洛阳。阁笔,停止写作。惭愧,感到惭愧。 赏析: 这首诗是在登司天台时创作的。诗人在诗中提到了“简张惟静”,这可能表明当时他与友人张惟静一同登上了司天台。
春游 南风吹雨落绯桃,晓岸春光柳絮飘。 水漏苗田青万顷,云生松岭白千条。 鸣榔渐喜湖庄近,垂钓宁辞海国遥。 二纪养成麋鹿性,此行非为北山招。 注释: 1. 南风吹雨落绯桃:描述春天的景色,南风带来了雨水,使得桃花染上了红色。 2. 晓岸春光柳絮飘:清晨的岸边,春光明媚,柳絮在空中飘荡。 3. 水漏苗田青万顷,云生松岭白千条:形容农田广阔,像水一样流淌,绿色的稻田覆盖了大地;云雾缭绕在松树林上
春日早朝 玉漏初残曙欲生,千官端笏候华清。 烟消碧瓦参差见,月晃金门上下明。 仙仗乍移双扇合,侍臣徐退万花迎。 孤忠自许酬真主,况复簪缨际太平。 注释: 玉漏初残:指天将亮时,玉漏(即铜漏)的水已流尽。 曙欲生:天色微明,曙光初现。 千官:指众多官员。端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手持的板子,用以指挥和记事。 烟消碧瓦:形容晨雾消散,碧绿的屋瓦清晰可见。 月晃金门:月光照射在金门上,显得辉煌明亮。 仙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