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横冈有山山东头,蛟龙作窟多龙湫。
其下绝壑深潭不知几千尺,仙人往往称灵丘。
谁为此者,乃尔水声怒吼自触激,费家儿子才淹留。
我有所亲在山麓,干家兄弟吾姨族。
有时咏歌来舞雩,郎君有传长披读。
君去如今几朝代,鬼物精灵仍不改。
只今尚有云浮浮,四时谷口风飕飕。
此地君民百不忧,五风十雨将何求,村醪社鼓今千秋。
忆昔亲征陈友谅,君来隐见鄱阳湖。
底事君真神绝异,人今庙宇康山住。
前岁江头虎负隅,烹肌吸骨无完肤。
须臾有诏还京都,莫是皇天遣使君来驱。
风雷倒走蛟龙趋,登时黄云扫尽青天孤。
天乎天乎,安得借君甘霖雨天下,坐令四海无乾枯。
【解析】
此诗写费仙祠龙湫,赞颂神仙之德,表达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之情。
“我闻横冈有山山东头,蛟龙作窟多龙湫。” 费家儿子才淹留:传说这里水声怒吼自触激,是仙人费仙居住的地方,故名费家。
“我有所亲在山麓,干家兄弟吾姨族。有时咏歌来舞雩,郎君有传长披读。君去如今几朝代,鬼物精灵仍不改。只今尚有云浮浮,四时谷口风飕飕。” 我有所亲在山麓:费姓家族世代都住在山上,费家家族的人都是仙人。有时咏歌来舞雩:费家的人经常在这里吟诵诗歌,跳起舞蹈来歌唱。郎君有传长披读:费家的儿子费翔经常在这里读书。君去如今几朝代:“君”指费翔。几朝代:几个朝代了。鬼物精灵仍不改:虽然已经过了好几个朝代,但是这里仍然是神仙出没的地方。只今尚有云浮浮,四时谷口风飕飕:现在的费家子孙仍然在山上住着,四季的风吹动着山谷口的云彩。
“此地君民百不忧,五风十雨将何求,村醪社鼓今千秋”。 此地君民百不忧:这个地方的百姓从来没有过忧愁和烦恼。五风十雨将何求:无论刮风下雨,也不管发生什么事情,这里的百姓都不需要担心什么。村醪社鼓今千秋:这个村庄的酒和鼓声一直延续到今天。
“忆昔亲征陈友谅,君来隐见鄱阳湖。底事君真神绝异,人今庙宇康山住。前岁江头虎负隅,烹肌吸骨无完肤。须臾有诏还京都,莫是皇天遣使君来驱。风雷倒走蛟龙趋,登时黄云扫尽青天孤。天乎天乎,安得借君甘霖雨天下,坐令四海无乾枯。” 忆昔亲征陈友谅:回忆过去征讨陈友谅的事。君来隐见鄱阳湖:费翔隐居在鄱阳湖边。底事君真神绝异:为什么你真的是神仙呢?人今庙宇康山住:现在你在康山建起了庙宇。前岁江头虎负隅:去年江边有一只老虎。烹肌吸骨无完肤:这只老虎把费翔吃掉了,连皮肉都没有留下。须臾有诏还京都:不久就接到诏书让费翔回到京城。莫是皇天遣使君来驱:莫非是上天派使者来让你回去吗?风雷倒走蛟龙趋,登时黄云扫尽青天孤:天上的风雷突然倒转过来赶走了蛟龙,霎时间天空中黄云消失,只剩下一片青空。天乎天乎,安得借君甘霖雨天下,坐令四海无乾枯:唉呀,如果上天能借给你甘霖普降天下,就能使四海不再干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历江西时写的。费仙祠位于赣西北大余县境内的富田镇上,距县城约3公里。据《江西通志》记载,该祠始建于宋代嘉定七年(1214年),明正统年间重建,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重修。历代文人骚客留下了大量赞美费仙祠的诗词佳句,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明代李梦阳的《费仙祠》。李梦阳说:“费仙祠,江西第一名胜也。……其下深潭不知几千尺,仙人往往称灵丘。谁为此者?乃尔水声怒吼自触激,费家父子才淹留。我有所亲在山麓,干家兄弟吾姨族。”
从诗中可以看出,费仙祠是江西的大胜地之一。它坐落在大余县富田镇上。相传古时此地是一条大江,江边有座山叫东岳山,山上住着一位仙人名叫费仙,人们尊称他为“东岳真人”。费仙神通广大,法力无穷,他常驾祥云到人间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有一次,有人被一只凶猛的老虎追赶,费仙知道后立刻化作一道长虹来到那人前面,用法术制服了那只猛虎,并把它交给了当地官府处理。从此以后,人们都很尊敬这位仙人。
后来,费仙又化作一阵旋风来到了江西大余县富田镇上。他看到这里环境幽静、风景秀丽,于是决定在这里建一座寺庙,让人们到这里来朝拜他,向他祈求平安幸福。费仙建好寺庙后,便开始潜心修炼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终于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当时正值宋朝时期,皇帝为了加强统治,经常派一些官员到各地视察工作。有一次,皇帝派出一位名叫王守仁的官员来到江西大余县视察工作。王守仁来到富田镇上任后,听说了费仙的故事很感兴趣。于是,他亲自来到费仙的住所看望这位仙人。王守仁见到费仙后非常惊讶,他没想到世上竟然还有如此高深的修行人。王守仁与费仙谈了很久很久。最后,王守仁觉得费仙确实非常了不起,于是就任命他为江西省的代理省长,让他主持江西的一切政务。费仙当然欣然接受这个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