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岩一片云,出没长松顶。
下有幽栖人,往来樵牧境。
相看两相得,无言意自永。
冷风忽飘飖,吹堕清凉岭。
斐□金色界,望望何辽迥。
时逢绣墩翁,或啜均提茗。
为谈般若寺,将无衡茅并。
仙衣几时还,青旻日引领。
那得寒潭中,复驻悠悠影。

这首诗是王维的《般若寺》。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寒岩一片云,出没长松顶。

  • 注释: 寒岩指的是山岩在寒冷的环境中显得更加清冷,如同冰晶一般。”云”在这里可能是指云雾,也可能是指寺庙中的佛像或僧侣,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感觉。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象,将寒岩与长松结合,形成了一种静谧、庄重的氛围。同时,”出没”一词也表现出了云和山峰之间的动态美,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2. 下有幽栖人,往来樵牧境。

  • 注释: “幽栖人”指的是隐居在山林中的隐士,他们生活简朴,远离尘世喧嚣。”樵牧”则是指砍柴和放牧的人,他们的活动使这片地方充满了生机。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的向往。他希望人们能够远离城市的喧嚣,到大自然中去体验生活的美好。

3. 相看两相得,无言意自永。

  • 注释: 这里的”相看”可以理解为相互欣赏,也可以理解为互相理解。”意自永”则是指在这种相互理解和欣赏的关系中,双方的感情自然而然地长久下去。
  • 赏析: 整首诗的意境都围绕着“相看”展开,通过描绘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传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4. 冷风忽飘飖,吹堕清凉岭。

  • 注释: “冷风”指的是山间吹来的凉风,它让人感到清新而舒适。”飘飖”则形容风的轻盈和自由。”吹堕”表示风的力量之大,仿佛要将什么吹落一样。
  • 赏析: 这句描绘了一幅风的景象,通过风的力量,表现了自然界的强大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心中的一种情感波动。

5. 斐□金色界,望望何辽迥。

  • 注释: “斐□”可能是一个误植,应为”斐然”。”金色界”可能指的是佛教的净土世界,象征着纯洁和美好。”辽迥”则形容遥远和高远。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金色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辽迥”一词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遥远之感。

6. 时逢绣墩翁,或啜均提茗。

  • 注释: “绣墩”是一种精美的茶具,这里用来比喻朋友或知己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啜”表示品尝,”均提茗”则是说喝茶的方式。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通过朋友或知己之间的交流,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默契。

7. 为谈般若寺,将无衡茅并。

  • 注释: “般若”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强调领悟真理的重要性。”衡茅”可能是指简陋的居所或修行之地,而”并”则表示相伴或共同修行的意思。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修行的向往,以及与志同道合之人共同修行的决心和愿望。

8. 仙衣几时还,青旻日引领。

  • 注释: “仙衣”可能指的是道士或者僧人所穿的道袍,而”青旻日引领”则形容天空的颜色和光芒,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 赏析: 最后两句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描写,通过描绘天空和道袍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渴望和决心。

9. 那得寒潭中,复驻悠悠影。

  • 注释: “寒潭”指的是深潭之中的水,清澈透明。”悠悠影”则形容水底的影子或倒影,给人以静谧、深沉的感觉。
  • 赏析: 这句诗以寒潭为背景,通过描绘影子的形态和色彩,传达了一种深邃和永恒的意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宇宙的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