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蓝禅院夕阳开,古殿碑残画杂苔。
霜冷松林无鸟宿,月明竹径有僧来。
霍山东抱诸峰合,汾水西流九曲回。
老去未忘忧国念,浮云直北望燕台。

西蓝禅院

位于山西霍山之东,有一座名为“西蓝禅院”的古寺。夕阳西下,阳光洒在古老的寺院上,使得残碑上的字迹显得更加清晰。庭院中的杂草丛生,苔藓覆盖了地面。

霜冷松林无鸟宿,月明竹径有僧来。
清晨,霜气弥漫,整个松树林子都显得冷清,没有鸟儿停留;而月光下的竹林小径,却传来了僧人的脚步声。

霍山东抱诸峰合,汾水西流九曲回。
霍山屹立于西北方,周围环绕着群山;汾水从西流向东,形成了九曲回肠的美景。

老去未忘忧国念,浮云直北望燕台。
岁月已逝,但诗人依然关心国家的命运;他的目光直视北方,仿佛在遥望着遥远的燕地(即今天的北京)。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爱国情怀的作品。诗中通过描写西蓝禅院的夕阳、古殿碑残、苔藓、霜冷松林、月明竹径等景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以“西蓝禅院”为题,既点明了地点,又表达了自己对这片净土的向往和敬仰之情。

诗人通过对霍山和汾水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壮观。霍山的雄伟和汾水的蜿蜒流淌,共同构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自然画卷。这些自然景观不仅为诗歌增添了色彩,也激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诗人以“老去未忘忧国念,浮云直北望燕台。”作为收尾,表达了自己虽然年岁已高,但仍心系国家安危的情感和决心。这种深沉而坚定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力量和感染力。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爱国情怀,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它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作,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