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之山插云起,下有涧水清彻底。
叶生孑然处其中,节行却与山涧比。
亲终万里独扶归,墓侧三年不见齿。
哀哀声惨夜乌啼,耿耿心悬风树里。
结茅静坐读古书,朱门不肯轻曳屦。
嗟予奉命特观风,马蹄忽踏山城市。
坐令华县挂高名,封章还拟光闬里。
呜呼至宝在高深,岂可一得而遽止。
勉之勉之复勉之,勿耄吾言斯可矣。
通山之山插云起,下有涧水清彻底。
通山之巅插入云端,山下有清澈的溪流。
叶生孑然处其中,节行却与山涧比。
叶氏独自生活在这深山之中,他的品德高尚可与山涧相媲美。
亲终万里独扶归,墓侧三年不见齿。
他一生忠于国家,临终时家人千里送他归乡,墓地周围三年无人祭扫。
哀哀声惨夜乌啼,耿耿心悬风树里。
夜晚乌鸦悲鸣,叶氏的心悬挂在风中,仿佛在思念亲人。
结茅静坐读古书,朱门不肯轻曳屦。
他隐居山林,静坐读书,对外界的繁华不屑一顾,不愿轻易离开。
嗟予奉命特观风,马蹄忽踏山城市。
我奉命巡视此地,突然被马蹄声惊扰,来到了这座繁华的城市。
坐令华县挂高名,封章还拟光闬里。
我让华县闻名遐迩,但最终只是空有一纸封章而已。
呜呼至宝在高深,岂可一得而遽止。
叶氏的至宝是高尚的品德,不应因一时的得失而放弃追求。
勉之勉之复勉之,勿耄吾言斯可矣。
我再次提醒叶氏,要努力不懈,不要因为年老而放弃自己的理想。
这首诗以叶氏为题,赞美了他的高尚品质和坚贞不屈的精神风貌。通山之山插云起,下有涧水清彻底。描述了叶氏生活的环境,山高水清,景色宜人。通山之巅插入云端,山下有清澈的溪流。表达了叶氏身处险峻的环境,依然坚守自己的信仰和道德。叶生孑然处其中,节行却与山涧比。展现了叶氏孤傲的性格和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亲终万里独扶归,墓侧三年不见齿。描绘了叶氏忠诚于家国,不顾个人安危的情景。哀哀声惨夜乌啼,耿耿心悬风树里。表达了叶氏对逝去的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他对未来的忧虑。结茅静坐读古书,朱门不肯轻曳屦。揭示了叶氏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嗟予奉命特观风,马蹄忽踏山城市。表达了诗人对叶氏高尚品德的赞赏。然而,诗人也感叹自己未能真正理解叶氏的境界,只能在远处观望。坐令华县挂高名,封章还拟光闬里。暗示了叶氏虽然身处繁华之地,却始终保持着清高的品质。呜呼至宝在高深,岂可一得而遽止。强调了叶氏的品德和精神是不可用金钱衡量的至宝。勉之勉之复勉之,勿耄吾言斯可矣。这是诗人对叶氏的劝勉之辞,也是对读者的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