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驰王事堕天涯,二十年来惜旅骸。
刺血渗将遗骨认,函金得返故乡埋。
到今寒食坟头草,尚带开平塞上哀。
忠孝传家非一日,纲常双眼为谁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子纲的《题陈子纲旌孝卷》。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驱驰王事堕天涯,二十年来惜旅骸。
(驱驰王事,即忙于国事;堕天涯,意为远离家乡)
译文:我奔波于国家事务,漂泊在天涯之外,已经二十年了,我十分珍惜自己在外的躯体。刺血渗将遗骨认,函金得返故乡埋。
(刺血渗将遗骨认,即用血书写文字来辨认死者的身份;函金得返故乡埋,指用黄金制成的棺材将死者运回故乡埋葬)
译文:我用血书写的文字辨认出了死者,再用黄金制作的棺材运回家乡安葬。到今寒食坟头草,尚带开平塞上哀。
(寒食节,古代祭祀活动,通常在清明节前一两日举行;开平塞上,指的是边塞上的地区)
译文:到现在每年的寒食节时,坟头上的野草仍然带有边塞地区的悲哀。忠孝传家非一日,纲常双眼为谁开?
(忠孝传家,即忠诚与孝顺世代相传;纲常,这里指封建的道德规范)
译文:忠诚和孝顺这种品质世代相传不是一天两天,这双眼睛是为了谁来开启的?
赏析:
此诗通过描述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于忠孝品质的追求和传承,表达了他对家庭、对国家的深厚感情。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典故,如“刺血渗将遗骨认”、“寒食坟头草”、“开平塞上哀”等,这些意象都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同时,诗歌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忠孝品质的赞美,诗人展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