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递中山碧海东,烟波无处下孤篷。
莺花易逐春光暮,云树空劳眼力穷。
流水音稀琴懒奏,致书邮远雁难通。
多情只有西楼月,一色婵娟两地同。

《寄中山刘先生》是明代诗人缪琏所作,这首诗通过对中山刘先生的描绘和对两地相思的表达,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诗句“迢递中山碧海东,烟波无处下孤篷”描绘了诗人远在中山,如同在碧海之东般遥远的情景。”烟波”则形象地表达了海上的迷雾和波涛,暗示着诗人孤独漂泊的心境。

“莺花易逐春光暮,云树空劳眼力穷”表达了春天即将结束,花儿易逝,而云树却让人感到疲惫,无法享受这份美景。这反映了诗人的无奈与感伤。

“流水音稀琴懒奏,致书邮远雁难通”则展现了诗人因为距离遥远导致书信难以传递,以及音乐也变得稀少,生活变得单调乏味。

“多情只有西楼月,一色婵娟两地同”意味着虽然身处异地,但月光却能将两地连在一起,象征着无论身在何处,都共享着相同的美好。

《寄中山刘先生》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歌,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