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门前早挂冠,争如先巳卧江干。
竹窗酒醉春风暖,梅屋诗成夜月寒。
尘榻久缘徐稚设,瑶琴长为子期弹。
庸才欲结群英会,犹恐山樊杂蕙兰。
【注释】神武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所建,位于今北京正阳门外。早挂冠:辞官归隐。先巳:先前。卧江干:躺卧在江边。竹窗:指书房中窗前有竹子的窗户。酒醉春风暖:形容饮酒时春意盎然,感觉温暖。梅屋诗成夜月寒:形容作诗时,深夜的月光清冷而寒冷。尘榻久缘徐稚设:徐稚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名士,以清贫自守为名,故称“尘榻”。尘榻久缘,意为床席被尘,久置不用,比喻徐稚的清贫。瑶琴长为子期弹:子期是春秋时期著名的琴师俞伯牙的朋友,两人因知音相惜,常对坐鼓琴。此处用“子期”比喻知己的朋友。庸才:平庸之才。群英会:英才聚会。山樊:比喻粗鄙之人。杂蕙兰:比喻混杂在一起。
【赏析】这是一首酬答诗,诗人在与黄文弼先生唱和时,表达了自己对于仕途生涯的厌倦之情。首联“神武门前早挂冠,争如先已卧江干”,诗人描绘了一幅远离朝廷、归隐田园的画面。颔联“竹窗酒醉春风暖,梅屋诗成夜月寒”,则进一步描绘了归隐后的生活情趣,酒醉时春风拂面,诗意盎然;夜深人静时,月光清冷,仿佛能听到子期在弹奏瑶琴。颈联“尘榻久缘徐稚设,瑶琴长为子期弹”,诗人引用了典故,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官场,但心中仍怀念着徐稚这样的清贫之士,以及子期这样的知音朋友。尾联“庸才欲结群英会,犹恐山樊杂蕙兰”则是诗人的自我反省,他担心自己这样的庸才,无法与才华横溢的群英们共聚一堂,更害怕那些粗鄙之人的混入。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也展现了他对清贫生活的喜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