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回首倦飞黄,铎振黉宫声已扬。
虚馆久悬延士榻,寒毡长坐讲经堂。
杏坛雨洽先生化,槐市花期举子忙。
他日功成宜显擢,锵锵鸾佩列朝廊。

【注释】

泮林:指学宫,即县学。云霄:比喻高远的志向。铎(duó):一种打击乐器。振:震动,这里作“传扬”解。黉(hōng)宫:校名。指国子监。声已扬:声誉已经传扬出去。虚馆:空阔的房间。延士榻:招待学者的卧榻。寒毡:简陋的坐垫。讲经堂:讲授经书、礼仪的地方。杏坛:古代孔子讲学处。雨洽:滋润,这里指教化。槐市:集市,泛指科举考试场所。花期:开花的季节。举子:参加科举考试的学生。他日功成宜显擢:将来功名成就之后应当被提拔重用。锵锵:形容佩饰的声音悦耳动听。鸾佩:指朝廷官员所戴的玉佩。列朝廊:在宫廷走廊中排列开来。廊:走廊。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一次赴考途中所作,表达了对科举制度的不满和对当世政治风气的担忧。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富有哲理意味。

首联两句,诗人以“倦飞黄”自比,暗喻自己厌倦了应试之路。颔联两句,描绘了自己在科举考场上的场景:久悬士子的卧榻,长坐讲经堂。这两句既表达了自己对科举考试的无奈,又展示了自己对学问的追求。颈联两句,诗人将科举考试与春秋时期的孔子相提并论,暗示科举制度与孔子一样,只是统治者笼络人心的一种手段。尾联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功成之日,必能被朝廷重用,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己在科举考场上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自己对科举制度的不满和对当世政治风气的担忧。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对于国家未来的信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