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征淮右身何远,怅望江南眼欲穿。
天入故乡山几点,云低旅帐路三千。
紫金草木连森戟,清镜波涛渺画船。
只恐剑锋虚用尽,平芜落日思茫然。
诗句解读
1 从征淮右身何远: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远征中对家乡的遥远和思念。“从征”指的是随军出征,而“淮右”指的是当时的军事区域。这里的“身何远”意味着自己身处异乡,与家乡相隔遥远。
- 怅望江南眼欲穿:这一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怅望”表示失望或期待,“江南”是古代中国地理上的一个区域,通常指长江以南。“眼欲穿”形容眼睛因为长时间凝视而感到疲惫,这里用来描绘诗人因思乡而极度渴望归家的心境。
- 天入故乡山几点:这一句通过视觉意象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天入”形象地描绘了天空仿佛融入了故乡的景色,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山几点”则具体指家乡的几座山峰,用“点”字来形容数量少、位置分散,突出家乡的渺小和遥远。
- 云低旅帐路三千:这一句通过比喻和夸张来表达旅途的艰辛和对家的感受。“云低旅帐”形容路途中的云雾缭绕,如同低垂的帐幕,给人一种压抑和不安的感觉。“路三千”夸张地表达了旅途的漫长和辛苦,强调了诗人在外的孤独和无助。
- 紫金草木连森戟:这一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荒凉。“紫金”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植物或者地名,“草木连森戟”形容草木茂盛,形成了一种密集如戟的形象。这里的“戟”可能是一种比喻,形容草木长得非常茂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 清镜波涛渺画船:这一句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外界环境的混乱。“清镜”可能是指镜子,象征内心世界的清晰和平静。“波涛”则形容外部世界的动荡不安,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渺画船”形容画船在波涛中显得微小而飘忽不定,进一步强调了内心与外界的反差。
- 只恐剑锋虚用尽: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对现实无奈的心情。“剑锋”可能是指锋利的武器,“虚用尽”表示虽然有力量却无法完全使用。这里的“只恐”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外征战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也反映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