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一阳生仲月,谁知独客最伤神。
天涯霜露深先垄,塞上干戈隔故人。
无酒步兵仍似醉,倩金曲𨒫岂忧贫。
唯应天意同人意,欲放梅花树树春。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此题考核诗句内容,注意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这是诗歌类题目的一种常见题型,考生要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又见一阳生仲月,谁知独客最伤神”:又见到一阳初生的仲春时节,可谁知独自客居的人最伤心。“一阳”,指春天阳气始升。这里暗指诗人在长安为官。“仲月”,指二月,是春天中间的月份。“独客最伤神”,意在说明诗人因孤独而伤情。

“天涯霜露深先垄,塞上干戈隔故人”:远在他乡,天气寒冷霜露浓;故乡亲人相隔甚遥远。“天涯”与“塞上”都指远离家乡、远离朝廷。诗人用典,写自己身在外地,怀念故土亲人。

“无酒步兵仍似醉,倩金曲𨒫岂忧贫”:即使没有美酒,像古代的步兵校尉一样醉酒也感到快乐,何必忧虑贫困?“金曲”,指金门之歌。“𨒫”,古乐器名。“步兵校尉”,即汉班超从弟班固任的官职。东汉末年,班固曾担任过这个职位。这里借指自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失意的豁达胸怀和乐观情绪。

“唯应天意同人意,欲放梅花树树春”:但愿上天之意与人们之意相同,想要让每一株梅花都开放出春天的气息。“放”,使动用法,让……开放。“梅”,这里指梅花。这两句诗表明诗人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希望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

【答案】

(长至/又见一阳生仲月)长至节,又称“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冬季的结束,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来临了。仲月,指春季中的二月。仲春时节,万物复苏,正是大地回春的时候。诗人此时在长安为官,看到大自然由冬转春的景象,不禁想到自己漂泊在外、孤寂无聊的处境,心中不免惆怅伤感。

(谁知/独客最伤神)“谁”“独”都是代词,指诗人自己。“伤神”指伤心难过。诗人以“独客”(孤独旅人)自喻,说自己因为长期在外地为官,思念故园亲人,心情忧伤,无法排解。

(天涯/霜露深先垄)“天涯”指天边,形容距离遥远;“霜露”,指秋末冬初时地面上覆盖着的白茫茫的霜和雪。诗人以“天涯”“霜露”自比,表达自己身处异地、思念家乡的情感。

(塞上/干戈隔故人)“塞上”,古地名,泛指南北边疆。“干戈”,兵器,这里代指战争。“故人”,指老朋友。“隔故人”意在表达自己远离朝廷,不能与朋友共聚的遗憾之情。

(无酒/步兵仍似醉)“无酒”意为没有美酒可以畅饮,“步兵校尉”指的是汉朝班超的侄子班固曾任此职。“仍似醉”意思是说即使不喝酒也像喝醉了一样。诗人以“无酒”、“仍似醉”自嘲,表达自己虽然身处异乡,但依然乐观豁达的心态。

(倩金曲𨒫岂忧贫)“倩金曲”,即请弹奏金丝弦乐器的音乐。“𨒫”,古乐器名。“金曲”,指美好的音乐。“岂忧贫”意为哪里会因为贫穷而烦恼呢?诗人以幽默诙谐的口吻表达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乐观心态,不因贫穷而烦恼。

(唯应/天意同人意)“唯应”即只有应该,意在强调诗人认为自己应该顺应天意,与百姓的愿望一致。“天意”“人意”都指上天的意思和人民的意思。诗人认为只要顺应天意和人民的意愿,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欲放/梅花树树春)“欲放”意为想要开放。“梅花”指美丽的梅花。诗人以“欲放”比喻自己渴望得到皇帝的信任和重用,希望能够像梅花一样在朝堂上绽放光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