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狼河上发牛车,两岸长风走碧沙。
黍垄黄侵双只堠,枣林红带百千家。
低鬟处女方镰豆,半醉村翁屡进瓜。
极目平原天浩荡,故山何处海西涯。
【注释】:
- 白狼河上发牛车,两岸长风走碧沙:白狼河,指黄河支流。发牛车,指在白狼河上运送粮草和军需品。两岸,指黄河两岸。长风,指大风吹拂。走碧沙,指河水在岸边流淌。
- 黍垄黄侵双只堠,枣林红带百千家:黍垄,指麦田。黄侵双只堠,指麦子成熟时,黄色的麦浪淹没了两个土台。红带百千家,指枣子成熟时,红色的枣子像一条条彩带,遍布在农家。
- 低鬟处女方镰豆,半醉村翁屡进瓜:低鬟,指低头的样子。巾帼英雄也!巾帼,古代对妇女的美称,这里指妇女。方,正在。镰豆,指农具。半醉村翁屡进瓜,指一些醉醺醺的老农,经常拿着葫芦酒来买瓜。
- 极目平原天浩荡,故山何处海西涯:极目,指放眼远望。平原,指广阔的田野。天浩荡,形容天空广阔无际。故山何处海西涯,指故乡的山在哪里?我站在海边,只能看到大海的东岸。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白狼河上发牛车,两岸长风走碧沙。”描述了黄河支流上的牛车,以及两岸的绿水和沙子。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它的支流白狼河也是中国的重要河流之一。牛车在这里指的是运输粮食和其他物资的工具。长风则是指大风吹拂的景象。碧沙则是形容河水在岸边流淌时,被阳光照射后呈现出的绿色,如同碧玉一样闪闪发光。
第二句“黍垄黄侵双只堠,枣林红带百千家。”描述了田间的景色。黍垄是指麦田,黄侵双只堠则是形容麦子成熟的黄色麦浪淹没了两个土台。红带百千家则是形容枣子成熟的红色枣子像一条条彩带,遍布在农家。
第三句“低鬟处女方镰豆,半醉村翁屡进瓜。”描述了农村的景象。低鬟、巾帼都是对妇女的美称,这里指代的是妇女。方镰豆则是形容农妇正在用镰刀收割庄稼的场景。半醉村翁屡进瓜则是形容一些醉醺醺的老农,经常拿着葫芦酒来买瓜。
第四句“极目平原天浩荡,故山何处海西涯。”描述了辽阔的平原和远处的山峰。极目则是指放眼远望。平原是指广阔的田野,天浩荡则形容天空广阔无际。故山何处海西涯则是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故乡山的思念之情。他站在海边,只能看到大海的东岸,看不到自己的故乡。